第16章(第2/3页)

三房家三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今年16了,正在读书,还没中秀才,今年秋天参加童生试。

两个女儿,大的14岁,小的和月牙同岁。

她娘家做点小本生意,还算富有,小时候她也读过些书,喜欢读书人,所以才嫁给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的老三。

只可惜老三的命里只到秀才,如今快奔四十了,还是个秀才。

三房一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以后能中个举人。

只可惜儿子读书一般,雨生15岁就中秀才了,他16岁了还没影。

老三时常叹气,他父母是泥腿子,家里那种环境他18岁都中秀才了,而他儿子从小受他熏陶,怎么还不如他呢。

三房媳妇刘氏,最喜欢读书人的书卷气,否则也不会看上赵老三,闻言抿着嘴笑笑说道:“二嫂子一向那样,半点亏都不肯吃。”

黄氏剜了了一眼,随即又笑了:“那也得看什么地方,今天可是老太太生辰。”

刘氏劝道:“算了,今天大好的日子,就别计较了。”

黄氏哼了一声:“就见不得她这抠搜样。”

两个人嘀咕的声音不大不小,田氏都听到了。

她本就不愿意过来,还搭了十个酥饼,要不是拿孝顺说事,她根本不稀罕这些吃的。

耽误她一上午出摊,至少三百个铜板,这事跟谁说理去,还骂她抠搜,她再抠搜也把儿子送出去了,大房三个儿子,怎么没出一个。

当时三房的孩子是小了点,可三房年纪符合啊,他不也躲在后边没吭声吗。

田氏想起这些事心口就疼,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一直应付到老太太的生辰宴结束,赶紧带着月牙和薛彩樱离开。

田氏离开之后,黄氏忍不住骂道:“一家子土包子,就没就见过这么没出息的人,生怕吃不饱,可劲的往碗里忙乎。”

刘氏笑笑接道:“希望雨生早点中举吧,否则这一家子……唉!”

刘氏没多说,可意思很明白,老二一家子怕是完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屋里的孩子忽然哭开了。

黄氏一惊赶紧往回走:“怎么了这是?”

赵老太太的小女儿指桑骂槐道:“大嫂真是越来越会过了,守着这么大个酒楼,连点酥饼都舍不得,我们这大老远回来给娘过生辰,也不是空手来的,至于因为点酥饼这么苛待我们吗。”

老太太的两个女儿都是厉害的,黄氏听这话不好,赶紧赔不是:

“这话怎么说的,别说几个酥饼,就是再好的东西你看我这个舅妈心疼过吗,哪个孩子来了不是可着劲的往外拿,到底怎么回事?”

老太太的二女儿推了女儿翠芽一把,“翠芽,给你大舅妈说清楚。”

翠芽一边擦眼泪,一边道:“我看桌子上放了几个酥饼,吃了一个,还想再吃就被二蛋和泥鳅抢走了,说什么他们还不够吃,没有我的份。”

翠芽今年七岁。

二蛋和泥鳅是黄氏大儿子家的二儿子和二儿子家的大儿子,两个孩子也是七岁。

按理这两个孩子都该叫翠芽一声姑姑。

可他们都是同岁,又都是小孩子,哪里分的清大小,只知道有好吃的先抢到手。

黄氏听明白之后,将两个孩子喊过来,威胁道:“赶紧把酥饼拿出来给你小姑姑,否则我打你们屁股。”

两个孩子早把酥饼吃没了。

当然他们两个吃不了那么多,随手分给了其他小孩子。

黄氏说完这话,两个孩子找到包酥饼的包裹,里边只剩了些酥饼渣。

黄氏正要喊翠芽过来,看清里边只剩下了些渣,满脸尴尬:“二妹子,都让两个孩子吃没了。”

赵二妹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好笑道:“大嫂子真是越来越会过了,几个酥饼都舍不得了。”

这话气的黄氏心里憋火,偏生人家是客人,她不好给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