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田氏和赵老二的130个馒头被人一抢而空,两个人还想着有剩下的垫吧一口,竟然一个都没留下。

田氏险些高兴坏了。

收了摊,她让赵老二看着牛车,自己则去了镇上的当铺,将一块祖传的玉当了,换了十两银子。

这块玉还是两年前没分家的时候,她从老太太那里哄来的。

分家的时候,几个兄弟为了尽快甩开他们二房这个累赘,没计较那么多,为的就是她们二房早点出去。

当然了,赵老大媳妇眼珠子跟针尖似得,使劲盯着她,她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只有这块玉,她看着好看,手疾眼快赶紧收了,想着等雪窝回来成亲后有了孩子,她就把这块玉给孩子。

只可惜……

田氏收了银子心里不是滋味。

雪窝回不来了,这玉也当了。

雨生还要读书,这是他们二房的大事,要是读不出什么,不用外人,老赵家就能笑死他们。

薛彩樱昨天下午把面和了,婆婆好像不太高兴。

她今天下午就没敢动。

馒头都卖出去了,田氏高兴,一进门就问:“彩樱啊,面发了吗?”

这话薛彩樱没敢回答。

他们村里有习惯,过年要吃面食,发面的时候家里人都会问一句,“发了吗?”

这是要取彩头的,回答没发肯定会挨巴掌。

所以薛彩樱不敢回答。

等田氏走近了才说:“我怕糟蹋面,没敢动。”

田氏有些失望,她抬头看了眼太阳,好在时间还早,催促道:“没事,现在去弄。”

往常她出生意,也是回来现和面。

薛彩樱听说田氏让她和面,什么都没问,洗了手就进屋了。

田氏帮着赵老二将蒸屉卸下来,赶紧把今天当的银子送屋里找地方藏起来。

晚饭后,田氏把雨生叫进屋,塞给他五两银子,又嘱咐了一堆好生读书的话。

“雪窝没了,咱们家以后就靠你了,你爹他身体不好,干不了力气活,要不也不会被你大伯和你奶奶嫌弃,非要分家把咱们赶出来。”

田氏每次说到这些都恨得咬牙切齿,“咱们家没钱,可人穷志不短,你一定要努力,读出个样子来。不过咱们家虽然穷,可也要吃好,别为了省银子把身体饿坏了。”

雨生每次听到这些都觉得难过。

他15岁就中了秀才,先生都觉得他乡试必过,肯定能中举,谁知道他竟然落榜了。

也就是因为他落榜了,大伯一家看不到希望才哄着奶奶把家分了。

不想养他们二房这些闲人。

田氏说到这里,气不过又道:“你们老赵家都是没良心的,以后中了举一定给这些人好好瞧瞧,五年前你大哥才多大就去充军了,什么原因你还不知道?要不是他们哄骗咱们,你爹又心软,雪窝他……”

田氏说不下去了,雨生也不知道怎么哄,只将银子紧紧的攥着,暗暗发誓一定要读出个人样来。

不过他还有些问题想问。

犹豫了半晌,等田氏情绪恢复了才开口:“娘,薛家姑娘真要给大哥守下去?”

田氏明白儿子的意思,解释道:“也不是娘狠心,是她自己找到我,主动提的,那薛家不做人,将个好好的女儿往死里逼,她走投无路才找到我,说是愿意守雪窝一辈子,我想着也就多口人吃饭,以后跟雪窝合葬到一起,免得雪窝孤单,娘这心里也难受。”

雨生不太赞同这事,“可她才多大,一辈子这样?”

田氏叹了口气:“娘一开始也这么想,不还去了李秀才家,又省银子,又不挨骂名,可你嫂子说,毕竟没见到雪窝的尸骨,万一人还活着呢,哪天回来了,娘却给他娶个死人媳妇也不成样子。”

话题到这,雨生就不再说什么了。

他也盼着哥哥活着。

入睡前,田氏看了一眼面,又像昨天一样发的盖子都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