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3/4页)

俞知岁点头,一边啃排骨和锅包肉,一边跟她打听以前的生活什么样的。

阿姨挑了些事告诉她,又好奇道:“你今天怎么突然打听这些啦?”

“我们公司有个剧本,就是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然后高考回城,读完大学后创业的,我这不是没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么,就想问问,再看看剧本真不真实。”俞知岁解释道。

阿姨听了很感兴趣,一口答应道:“那我多给你说说,诶,老沈他们跟我年纪也差不多的,你要不要也听听?”

说完又提意见:“现在有些电视剧,说是拍六七十年代的,一点不真实,我们那会儿农村人都吃不饱饭,电视剧里一个个胖乎的,我差点以为那会儿都奔小康了呢。”

俞知岁顿时失笑,点头让她安排,说待会儿跟大家一起茶话会,反正家里也没别人了,活不多才是。

聊天的时候,俞知岁征得同意,将他们分享的内容录了下来,发给王选平:【转发给编剧,我千辛万苦搞到的珍贵口述历史资料,认真改,改好点,不要辜负了我对你们的期待[加油]】

王选平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叫了编剧过来,连夜加班整理资料。

结果一打开音频,第一句就是俞知岁的声音:“有瓜子吗?我想要点瓜子再开始听你们讲。”

接着是个粗嗓门的男人说:“还有荷花酥,今天刚做的,一起拿过来吃了吧!”

王选平和编剧面面相觑,这这这……怎么感觉一点都不严肃呢?一点都不像采访现场,倒像是……茶话会?

不过幸好内容干货很多,有人说自家是农村的,详细描绘了一下六七十年代自家村子里的环境,房子什么样啦,大家平时怎么上工之类的,连农村的旱厕都描绘了一遍,直到俞知岁抗议。

“我在吃西瓜,别说了别说了,吓死孩子了!”

大家一片哄堂大笑。

那个粗嗓门的男人是厨师,他说自己八十年代从老家到城里当学徒时是在国营饭店,“我们以前小的时候,去国营饭店吃一顿饭那可是大事,得逢年过节家里宽裕,或者要请很重要的客人,才会去下一次馆子的。”

“那会儿要能够在国营饭店上班,可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

不过好日子一晃而过,很快私人饭店盛行,国营饭店逐渐没落,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想起从前,仍是历历在目,忍不住感慨日月如梭。

一边听一边提取有用信息,因为是放录音,所以跳听得很快,听完已经是晚上七点的光景。

王选平和编剧都不由得感慨:“俞总真是不容易,大周末的还要工作,这是去了敬老院?不然怎么找得到这么些人。”

王选平想想,集团是有负责慈善事业的部门的,俞总作为总裁太太,说不定还真的是去慰问鳏寡孤独了。

于是他给俞知岁发信息时,就提到了:【辛苦俞总一个人要同时做两份工作,我们下次一定尽量自己就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不让您太操心。】

俞知岁:【?】

问了才知道,原来他以为录音是从敬老院来的。

俞知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jpg]】

俞知岁:【……这是我们家的生活阿姨和烧菜师傅点心师傅,他们确实都五十多了,是家里的老人,看着你们小严总长大娶妻未来还要看着他当爹的那种[微笑]】

王选平:“……”对不起,打扰了,是我孤陋寡闻:)

就尼玛离谱,谁家会这么多工人啊!一时间也想不到啊,你这根本就不是一般情况!

俞知岁被自家这位项目总监囧了一下,半晌才回过神来,拿着车钥匙就出门。

她在允许范围内用最高车速,开了足足两个小时的车,赶到立场时才知道严松筠的航班晚点了。

只好在停车场里等着,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