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高山仰止汪星人(第4/4页)

即便是八位曲皇里,怕是也只有两位精研民乐的能在创作水准上与汪星人高爽一较高下。

可其中一位已经是九十高龄,另一位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于承安!

而于承安在长文中说:“单论民乐的交响编排,自己与高爽伯仲之间。若要论民乐中单个乐器的运用,自己拍马难及!”

很多音乐人对于于承安这种谦虚是有些不忿的。

不可否认,高爽的钢琴和小提琴创作都是最顶尖的级别。

可于承安在民乐方面也是华夏首屈一指啊!

甚至就连他晋升曲皇也是因为古琴方面的创作与研究。

如果于承安在民乐单个乐器的运用上都不如高爽,那岂不是变相承认高爽已经是华夏民乐第一人了?

高爽才几岁?

一样乐器想玩到精深,都要经历无数的岁月反复练习和琢磨。

就算再怎么天才,也得有个限度!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高爽差不多已经摸透了钢琴,小提琴。

同时对于西洋交响,甚至民乐交响中用到的乐器也有广泛的了解。

即便是现代乐器,也都有独特的见解和认知。

那他还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再将一门民族乐器练到巅峰层次?

练到超越于承安玩了一辈子的古琴水平?

……

只可惜这种不忿转眼间又被呼了一脸……

看到分析末尾,砸死骆驼的最后一颗大树终于出现了!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音乐的备注里高爽贴心的填上了“垓下之战”几个字。

算是将音乐描述的背景交代了一下。

垓下之战在蓝星跟地球上没有多少区别,刘邦、项羽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有了这个相同的历史背景,理解起乐曲来就容易的多。

全曲虽然不长,却可以分出十三个段落。

从战争的准备阶段开始,以琵琶模拟战鼓声,用轮指演奏模拟号角声,进行排阵、点将。

作战部分中,楚军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以及到九里山大战全曲的高潮,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

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

最后的战争结束,项羽自刎,刘邦得胜回朝,音乐结束。

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这首《十面埋伏》以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可以说是将华夏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对于这首曲子,于承安最后的评价却出奇的简单,只有四个字:

“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