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主谋是宫中的惠妃,二皇子宋时琛也牵连其中。

自从元后薨逝后,继后秦氏就是个摆设。惠妃深得圣宠,虽说宫中的事大半仍由太后做主,惠妃深得圣宠,也掌握了不少实权。

惠妃所生的二皇子,被封了英王的宋时琛,亦是她皇舅舅看重的太子人选。

对于这件事,对皇舅舅极有影响力的赵太后、明华长公主却并没有表态,故此惠妃怀恨在心,便想着从嘉宁郡主身上下手。

先是拒绝了长公主提议的结亲,在娘家败落、宋时琛被夺了亲王爵位后,惠妃心中更添了几分恨意,这才安排了人把楚妍趁机推下水,非要杀了楚妍。

总之惠妃始终认为,宋时琛的失势跟明华长公主脱不开干系。

此时外祖母和娘亲已经把她和宋时远默认成了一对,而皇舅舅对二表哥宋时琛后,已经在着手栽培宋时远了。

他在一众皇子中开始在崭露头角。

宋时远的亲舅舅原本只是西疆边城中不起眼的武官,就在不久后以少胜多打败了偷袭的邻国,还组织了一场奇袭,拿下了邻国的两座城池。

消息很快就会传回来。

楚妍记得,后来他官居二品,还被封侯,成为宋时远的一大助力。

可那又如何?

楚妍不想再回忆志得意满的宋时远,他还不是被宋时安给杀了!

想到这儿,她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浑身煞气的宋时安——他手中泛着寒光的长剑上沾满了宋时远的鲜血。只怕机关算尽如宋时远,再想不到宋时安夺位竟会选择如此血腥的手段。

楚妍想起自己魂魄沉寂许久,偶尔听到关于这位君主只言片语的评价。

无非是“冷酷”、“暴戾”、“残忍”……便是只有弑君这一点,足以让他背上“暴君”的名声。

楚妍还有一点不明白,“皇上听信谗言,戕害皇后”,这个理由到底是他真的抓住了宋时远的把柄,还是单纯借她的死编造了一个理由?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宋时安都能得到娘亲和外祖母的支持,他的皇位自然会更名正言顺一些。

可他都弑君了,还会在乎名声么?

楚妍心中乱做一团,也不许三公主等人跟着,说自己要去外面透透气。

原本三公主、五公主就是玉妃特意叮嘱要哄着小郡主高兴的,自然不会在这时惹她;六公主虽然也奉了母命,却也心高气傲,背了长辈们还要与她一争高下的。

只剩下太后派来的人得随时跟着她,楚妍故意在一处假山中绕来绕去,竟也把人给甩下来了。

她蹭蹭的爬上了御花园中一处三层高的阁楼上,极目远眺。

宋时安是皇舅舅的九皇子,并不受宠。一战成名后才被封了亲王,越来越厉害,直到成了人们口中的“战神”。

最后连宋时远的舅舅,后来也被他抢走了手中的军权。

宋时安只比她大两岁,此时才十五岁,只是个被人遗忘的皇子罢了,应该还住在冷宫附近的不知哪处偏僻宫殿中。

他的存在感着实不高,楚妍拼命的回想,在她的记忆里对这位九表哥的印象也很是淡薄。

忽然,不远处的演武场上传来的哄笑声吸引了楚妍的注意力。

这处演武场本是皇舅舅用来考察皇子们武艺的地方,此时却传来哄笑声。

当楚妍看去时,一个少年模样的人正从地上站起来,他背对着楚妍,单薄的背脊仍然倔强的挺直。他对面的青年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似是要跟他继续比试。

可这哪里是比试——那个青年人高马大,力量和武艺都比少年强许多,简直是单方面的欺负人。

楚妍最看不惯恃强凌弱的行径,梦里也没忍住要管一回闲事,她当即大喊一声“住手!”

说着,她飞快的跑下阁楼,往演武场的方向跑过去。

早在楚妍大喊时,演武场的人便听到了。那下了重手的青年顿了顿,这样的气势,莫不是哪位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