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携酒上青天13(第7/8页)

“公公,陛下还没有下朝么?”看这方向,许怀谦给那小黄门塞了一两银子,问道。

他可是有孟方荀伴驾手册的,知道昌盛帝一般每隔五天就会在金銮殿举行一次早朝,今日不巧,刚好是一个早朝日。

原本许怀谦都算好了,卯时来,刚好是他上班的时间,一个时辰,昌盛帝也差不多下朝,这样他就可以见缝插针地插进去,还不惹人注目。

没想到,都这个点了,昌盛帝居然还没有下朝,这可真是太不凑巧了。

“许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小黄门看到许怀谦塞给他的钱没敢接,他可是鹏万里的干儿子,若不是陛下看重的人,鹏万里都不会让他出来接人,不敢收许怀谦的钱,还很热心肠地给许怀谦说,“今儿朝堂在议新科举如何推行,众部大人各抒己见,到现在还没争论个结果出来,退朝就晚了。”

“——哦。”许怀谦见小黄门不收钱,立马就把钱给收了回去,一两银子也是钱啊。

至于小黄门后面提醒的事,许怀谦完全不在意。

他就是个记录皇帝言行的编撰啊,虽然这个纪录皇帝言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熟悉朝政,但他是打定主意想摸鱼的,这些于他而言没啥用。

小黄门听许怀谦应了一声,还以为他听进去,引着许怀谦从金銮殿的角门进去了。

这个门平时是他们这些太监走的,当然大人们也可以走,比如像许怀谦这种迟到的编撰,从角门进去,根本就不惹人注目。

主要是,编撰还没有参政的权柄,记录皇帝言行也只是在金銮殿的一角有张案桌,侧对着大殿,旁边还有个硕大的殿柱,只要小心些不发出声响,无人注意到。

许怀谦进了金銮殿,经过小黄门指点,看到殿柱下面的案桌,悄无声息地摸了过去。

案桌旁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除了翰林院的编撰,还有连皇帝私生活都记录得起居注,许怀谦躬着身子,摸过去,坐在特意给他留的空位上,歉意地朝两人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啊。”

翰林院的另外一个编撰同僚:“……”

坐在他们身后的起居注:“……”

许怀谦也不知道打招呼对不对,反正他在现代开大会迟到的时候,就是这样对座位身旁的人这样打招呼的。

道歉总比什么都不做得好嘛!

见他们没有搭理自己,许怀谦也不恼,慢慢从背包里摸出笔墨纸砚来摆好。

从现在开始他要开始记录皇帝言行了!

在来之前,熟读过伴驾手册的他知道,这项活儿就跟现代的助理一样,要把皇帝的话全都记下来。

就跟他以前去开会,要把领导的话给记录下来一样。

此刻,朝堂上的讨论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状态,无人注意到新加入到的许怀谦,一个个各持己见。

“陛下,臣认为,就算要推广这医术教学,也不能任由民间大夫胡乱教学,不是所有民间大夫的医术都是正规的,总有胡医庸医浑水摸鱼的!”

“还有其他科目,翰林院编撰的书籍看似通俗易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民间不少学堂的夫子在反应,他们也没有学过,不敢乱教。”

翰林院的新科举书推行下去了,可问题也随之纷沓而来。

别的都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教学的夫子怎么解决?

夫子跟学子一样,没有接触这么多科目,让他们教学,他们也抓瞎。

“但要从民间征召各科夫子,是不是会导致各科夫子良莠不齐?”

“这问题都还好说,重要的是,十个科目,十个夫子,普通学堂如何请得起十个夫子?!”

“还有一些偏远地区,能有一个夫子都不错了,还想找出十个夫子?”

“……”

他们你一言我一言的,许怀谦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一会儿穿这个色,一会儿穿那个色的官员们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