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把酒话桑麻38(第7/8页)

然后赶紧回房把自己的好衣裳翻出来穿上,抹干净脸上用来遮血色的脂粉,等清清爽爽一个贵公子形象出现在银镜中了,这才满意了。

反正他不装也是个病秧子,还不如装的彻底一点,能博一点同情是一点同情。

十一月,到了正式收姜的季节,多放了两个月的生姜,又长了些重量。

最后一亩地的收成在一千五百斤左右,称重出来的当场,孟老爹就吓软腿。

许怀谦先前托人给他们传过话,找到了收姜的商人,还是按照一百文一斤的收,有多少收多少。

一千五百斤生姜,按照一百文的价格收,那就是……

孟老爹算不清这个价格,朝孟方荀问过去:“儿啊,这是多少钱啊?!”

“一百五十两!”孟方荀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妈耶!”孟老爹直接脚一软坐在了地下,“老汉我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没有种过能盈利一百五十两的地!”

“准确来说是一百二十两!”孟方荀记得比孟老爹清楚,“买姜种还花了三十两。”

不过这三十两是向许怀谦借的。

“对对对,一百二十两!”孟老爹想起来了,“一百二十两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我们种地一亩地哪能种出一百二十两来啊?!”孟老爹激动得眼泪直掉,“感觉这辈子的地都白种了,要是当初听了荀娃子的话,家里三十亩都种上——”

那他们家现在不是富可敌国了。

“要是三十亩地都种上那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孟方荀学了时政,知道什么东西都是有量的,他家要是种上三十亩的生姜,四万五千斤的生姜根本销不完。

不过一亩地真的能种出上百两银子来,还是让他特别震撼,他在想,他读过那么多年书,做过那么多文章,有什么用?

不抵许怀谦轻飘飘一句种生姜吧。

时政时政,这才是真正的时政啊!结合当地土质,以农为本,拓展销路!

要是天底下所有的官都能像许怀谦这样一眼洞悉土地根本,让农民自己从土里挣钱,而不是仅仅只是让百姓在地里刨食,天底下何尝还有穷人?!

他又何愁小时候读不上书!

孟方荀的眼睛血红,他像是顿悟了什么,当即回房抓着笔写了一篇农赋。

越写越激昂,越写越感慨,越写越清明,他好像明白了何为时政!

孟方荀在激动的同时,段佑言、裴望舒、章秉文也同样在激动。

去年他们听到许怀谦要重生姜的时候,心里也没多大感觉,毕竟昌南医馆就那么多,种出来的生姜能卖个几十上百斤都不错了。

可是他们现在全卖完了,一亩地刨去姜种和一些肥料钱,至少能挣一百两!

这是什么概念呢?!

县城里的房子才五十两到一百两不等,相当于种地一年就能在县城买房。

这要搁以前,刨一辈子的地都不可能,可是许怀谦做到了!

他们所有人都在反思,除了种生姜,那其他呢,其他是不是也可以!

尤其是段佑言他找到盛县令,朝盛县令问道:“爹,要是我们在县里推广种植药材呢?!”

“现在的农税是十税一,一亩地就算是种庄稼种得再好我们也只能抽一层的赋税,一石粮不过抽一斗粮,一斗粮才几个钱?”

“要是像许怀谦那样种生姜,抽一层的生姜税,一百五十斤,光是税都是十五两银子了!”

“若是全县百姓,也不要求多了,只要拿个一亩半亩的出来种植相同价值的药材,爹你想想赋税是多少?!”

若是盛县令一个县收出了远超永安府,甚至整个昌南的赋税,那该有多震惊天下人,还愁升官吗?!

还去书院教个屁的书生,指着他们上进升官,还不如指着地里的百姓多挥舞一下锄头!

盛县令也被段佑言的话给震惊到了,他整个人变得魂游起来:“我想想啊,我想想啊,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