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2/6页)

只见那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的晶体随着元炁的笼罩,如冰一般的化开,最后成了柔和的水。

它们像一条绸带般在半空中蜿蜒流动着,顾昭引着它们朝飓风飘忽而去。

旁边,潘知州抚了抚须,叹了一声,没有出言制止。

随着元炁和水流笼上飓风,那些或麻木,或怨恨,或不甘的人脸一点点的被抚平,就像是那奔波在外,久未寻到归程路的游子得到了牵引,面容上的风霜色一点点的被擦去。

飓风越来越小,无数的人影出现在前头的空地中。

他们仰头瞧了瞧天光,明媚阳光照耀下,面容上有了苦楚褪去后的释怀。

片刻后,只见他们对着顾昭和潘知州方向咧嘴笑了笑,笑容一如生前一般质朴,带着两分憨气和踏实。

接着,金光闪过,人影一个个的消失在了青绿地之中。

很快,这儿便没有了飓风,没有了不甘的人脸,也没有了释怀的魂灵。

人途鬼道错开,风炁一下便下去了,只偶尔春风吹拂而来,带着山林好闻的泥土草香。

顾昭看着那充满灵炁的晶体,渡了万人坑中的残魂后,原先那小山坡一样晶体缩水了,只剩零碎一些落在地上。

“大人,是我擅作主张了。”她侧了侧身,向潘知州请罪。

潘知州抬手,“顾小郎莫要这样说,你做的对。”

他叹息了一口气,这才继续道。

“你也说了,这乌小哥等人挖的是黄泉水溢散人间形成的矿石,去了七罪八苦的黄泉疣,上头的灵炁纯净,想来,这晶体便是纯净的黄泉水了。”

“黄泉水,自然是要渡化亡人。”

顾昭朝潘知州拱了拱手,“大人通透。”

潘知州摇了摇头,他弯下腰,将散落在地上的晶体一个个捡起,拢在一处,最后站直了身子,从袖袋中将方才顾昭递给他的那一个拿出,搁在了最上头。

“此物,万万不能带进京。”

这话一出,顾昭和不化骨都看了过来。

顾昭不解,“不和陛下说这事了吗?瞧这行事手段,很可能是那庆德帝的手下人所为。”

“过几日进京说谢家之事时,一并将这事说一说,不是正好?如此,陛下也能更重视庆德帝一些。”

顾昭猜测此事和庆德帝有关,也有她的推测。

一来,谢家庄和此处的山脉同在临沂,乌古岩夺了衣裳和铃铛的那人,他应当也是修行中人,要说那人和冲虚道人不认识,她不大相信。

当初庆德帝寻道问仙,好长生修仙术,礼待方外之人,还收养了诸多的小童,特意送到了道门之中。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分钱钞一分货。

这方外之人也一样。

方士修行,修的是仙,不过,在还未成仙之前,他还是个人,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尘之人。

不过较之寻常百姓,寿命多一些,本事大一些罢了。

顾昭将视线看向那被潘知州垒砌成小石头堆的晶体。

这黄泉水,不得不说,化去了黄泉疣,它上头蕴含着的是至纯的灵炁。

修行之人,可以不贪金银珠宝,不贪富贵荣华,但这蕴含了灵炁的晶体,又有哪些人不动心呢?

在顾昭眼里,这一处的矿,它也许是庆德帝的银矿,只不过这银子不是普通的银子,是可以支使收买方外之人的银子。

不化骨也跟着朝潘知州看了过来,眼里有幽幽鬼火。

知州大人哎!

它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和知州大人说话,要知道,以前它和里长大人说话都能脸红打磕绊的。

知州大人,该是多少个里长大人?

不化骨将老家那有些矮的里长大人一个又一个的交叠,再瞧潘知州时,他在它眼里,那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了。

眼下,居然还有皇城的陛下......

小地方出来的不化骨瞬间挺直了腰板,支愣起耳朵听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