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暗战(第2/50页)

关上门后,他走向老旧低矮的住处里面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火炉,里面的天花板的横梁虽然已经被蛀掉了,看上去就像个地地道道的疯狂建筑,可它还是很坚固的,一直到大橡木支撑的壁炉架下,都延伸着耐用的木头地板。这个房子承受着整个城镇的压力,使它马上就要被排挤到边缘了,它完全不合乎约定的成俗,完全从时代潮流中脱离了出来;它是那么安静,以至于远处的关门声或某种声响,传到这里都如雷鸣般响亮。发出这种声音的不只是那些空洞的房间和低矮的走廊,咕噜咕噜的隆隆声随处可闻,直到声音死于被遗忘的、沉重的地窖气氛之中,半埋在这儿的,正是诺曼底的牌楼。

在某个死一般寂静的冬日,在黄昏之时,你大概能看到他待在屋中。

大风呼啦啦地刺激着耳膜,听上去非常狡猾的样子,逐渐幽暗的光影显示着太阳正在睡去。当昏暗的天色笼罩大地,一切事物都变得模糊不清,影子虚浮肿大,然而无法辨识,却又始终停在那儿。在火炉旁坐着人,开始能从煤炭燃烧的熊熊烈火中看到粗犷的身形和脸庞、深渊和高山、军队和伏兵,行走于街上的人头颅低垂,想在日落之前赶到家中,而那些只能在外头留着的人则在愤怒的角落里驻足。行人的睫毛被四散飘落的雪片刺得生疼,雪花零落而下,可是很快又被大风吹散,躺到冰冻的土地上。所有的人家都将门窗关紧,让温暖不至外溢,在忙碌又安静的街道,明亮的煤灯忽闪忽灭。零星的行人孤独地颤抖于街上,看着那些人家厨房中温暖的火光,家中晚餐的香味在几十里外都能闻到,让人不由得把裤带紧一紧,空空的胃袋此时最为敏感。

冬日的刺骨严寒显然也刺激着这块土地上的旅人,他们疲惫地看着这块阴郁的大地,狂风呼啸,旅人浑身为之战栗。海上的水手在上下摇动,他们在暴怒的海面上,惊惧地面对摇摆起伏的波浪,看着在陆岬岩石上孤立的灯塔,让人感觉更为孤独,水手们也更加警觉于危险的到来。飞行于黑暗中的海鸟,孤独地跟庞大的灯塔战斗,最后血染白羽,坠落海面。因为猜测到底是谁把卡森大卸八块然后吊到罗伯斯洞穴之中,灯火旁专注的阅读者因而显得焦躁不安,他或者是在担心那位经常在阿布达商人卧室中开启盒子的凶猛女人的出现,担心她会拄着拐杖出现于这样一个夜晚的楼梯上,在黑暗中迈着漫长阴森的步伐嘟囔着“晚安”。

这是个朴素的乡村,林荫大道中逐渐消散了隐隐微光,树木排列成拱形,看起来深沉而阴暗。在森林和公园之中,潮湿而高大的苔藓和蕨类,外加成群的树木与满地的落叶构成了一片严密的黑网,阵阵薄雾从沼泽、河床和沟堤中冒出。从古老的走廊、房舍和窗户中射出昏黄的光线,那幅景象温暖人心。这时,车匠和铁匠已准备收工,公路闸门已经拉下,田野上遗落着孤独的犁和耙子,磨坊停止了运转,工人们在家中歇息,教堂的时钟在沉重地敲打着。这是一个非常寂静的夜晚,教堂院落的小门,被关得严丝合缝。

被禁锢了一天的幻影在薄暮微光之中悄悄展现,他们一点点靠拢,如鬼魅、如蜂群般相互聚拢,在房间低矮的角落中呆立,他们皱眉不满的表情,从半开的门缝中清晰可见。这间空屋是他们的地盘,别人家的地板是他们狂欢的场所,墙上、天花板上,都是幻影的舞台。炉火如退潮的海水一般,一点点熄灭,临近消亡时又跳出一团团火焰,那是回光返照。家中人形幻化成的幽灵被他们用恶作剧的形式荒唐地嘲弄,比如把蹦跳的马儿变成怪兽,把护士幻化成食人女妖,把半是害怕、半是兴奋的懵懂孩童变成谁也不认识的陌生人,他们站在炉边,如同巨人,双手叉腰,两腿分开,如同要参加火并的街头混混,嚣张地嗅着人类的鲜血,磨着牙齿,渴望如吃面包一样咬碎人们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