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学而时习之(第2/3页)

所以白天我跟小莺儿说起离别的事,其实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没等二狗子起床就先把饭做好了,天色微明的时候把三个孩子叫起来收拾妥当吃完了饭,我从多年攒下来的小银库里数出来三个人的束脩,让三个孩子去镇子西头的老秀才家里读书。

“读书?”小莺儿歪着脑袋看我,“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可以开蒙,识字,明礼……”我有些心不在焉地看了看窗外,“总之是好事。”

“可是读书了我就没时间玩了,我们还要练习阿……”

二狗子急忙上前捂住了小莺儿的嘴,“玉哥儿都说是好事了,那我们去就是了。”

我点头,道:“别人都是六岁开蒙,小莺儿正合适,你俩已经是晚了。到了学堂要听夫子的话,礼敬师长,不要欺负同窗,”我着意看了大狗子一眼,“你是大哥,照顾着他俩点,别惹事。”

大狗子看了看我,点了点头应承下来。

又站了一会儿,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嘱托的,把束脩交到大狗子手里,“那……去吧。”

大狗子问我:“玉哥儿,你不跟我们一块去吗?”

“我就不去了,”我随手从墙角拿了把小手斧,“今儿天不错,我去山上看看。”

大狗子抿着唇看了看我,“那你当心点。”

我把他们送到门口,又想起来去后院的泥坛子里掏了十几个咸鸭蛋让他们带给老秀才,也算是一点见面礼了。

一直看着他们仨手拉着手走远了我才折身回去,又在院子里茫然四顾了有一柱香的功夫,看着寂静如许的院子,一时间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了。

最后我把院门上了锁,还是决定去山上看看。

自从上次在山上崴了脚我倒是有段时间没上山了,牛角山较之之前那种苍翠欲滴的颜色又葱郁了不少,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花草林木纷纷舒展开来,争夺那一分土地一寸阳光,好像拼了命地开花结果才不枉这一生。

又一棵老树被新藤缠死了,之前有一片龙葵的地方被牛筋草取代了去,不起眼的蘑菇在枯树底下静悄悄度过自己朝生暮死的一生。

牛角山就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诞生,又有旧的生命老去,一天一个样子,从来不曾为了谁滞留过。却又孕育了山脚下祖祖辈辈的人,子承父,果承根,好像亘古以来就没变过。

脚还没有好利落,昨天背着小莺儿走了那一段又有点旧伤复发,我不勉强自己,到了半山腰就没再往上去。

没有所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半山腰往下这一块早就被人挖成筛子了,能捡着漏的时候不多,以前这一片我基本上看都不看。

更何况今天我心思不在这儿。

说到底,我是到山上来避难来了。

我有点……接受不了一帮孩子琅琅的读书声。

虽然我也不知道待在家里跟那些好几里之外的读书声有什么关系。

山上的时间过得总是快的,我回到山脚下的时候日头已经近午,看了看筐里那两棵小的可怜的牛蒡和车前,觉得自己这一上午算是白过了。

从山路上一路下来,远远就看见破庙门口像是站了个人,等来到近前,果不其然,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正隔着篱笆往里打量。

说起来这人我还认识,是这附近几个村里流窜的乞丐,神志好像有点问题,疯疯癫癫地四处冲人傻笑,不过倒是从来没到我门上。

估计是看我俩挺像,把我当成同行了,觉得不跟他抢生意就已经不错了。

见我回来退后了几步拿眼睛斜睨我,等我看过去时却又慌乱地移开目光四处瞎看。我心生几分疑窦,心里算计着该不会是白日来踩点准备夜里偷东西的吧?不过我信奉财不外漏,那几两银子藏得极好,除了老头应该没人知道。剩下的那点东西连贼都不惦记,踩点都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