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3页)

茶酒摊子夫妇的儿子一点不怕生,见着有人路过也不管是清苦农户还是坐在马车里衣着锦绣的富贵之人,一通热切的吆喝。

倒是还真有买账的,抬脚进来要了一碗茶水。

杜衡微微一笑,果然商户的儿子就是胆子大。

他在板车那头宰杀好了一条鲜鱼,用刀片成中指长的鱼片,尽数装在盆子里用一点姜水抓匀去腥,然后和秦小满一起用竹签子给穿上。

“你们两口子卖烤鱼啊?”

茶酒摊的老板见着杜衡杀鱼,这会儿没什么客,他妻子和儿子就招呼得来,看见宰鱼就凑过来看一眼热闹。

杜衡点点头:“是。卖烤鱼片,还卖肉串儿。”

除却鲜鱼,他还从秦熊那儿买了五斤猪肉,已经提前处理好穿成了串子。

一斤猪肉大抵穿个二三十串,杜衡肉切的均匀,一斤弄了三十串,也就是说有一百多串的猪肉。

按照市价这五斤肉要一百五十文,要想回本,一串肉得卖两文钱。

不过杜衡和秦小满打听过,县城里夜市的猪肉串儿三文钱一串,肉还很少。

今儿庙会热闹大家乐意用点钱,他预备卖五文一串,到时候再打听一下别家的,高了再做调整,低的不多就不管。

“鱼片儿还真没见过有卖的,烤的好生意定然不错。”

摊贩客气了一句。

杜衡笑了笑:“鱼价低些。”

两人都是出来做生意的,会心一笑。

“老头子,过来帮忙了,还在那躲懒。”

摊主仰头答了一声来了,又前去忙碌。

鱼价格低,但是除头也大,剔除鱼骨鱼头,三斤的鱼变两斤,即便是这样价格也不敢卖高了,不然旁人会觉得不值。

杜衡计划的是三文钱两串,外在准备了一些夏季时蔬,一文钱一串。

东西准备好端去了架子前头,行人也多了起来。

“都有些什么烤串儿,羊肉有没有?”

杜衡连忙招呼:“羊肉的没有,不过有.......”

他话还没说完,男人掉头就走。

杜衡吃了瘪,端着东西的秦小满竖起眉毛暗戳戳瞪了那人一眼。

“无妨。”

秦小满只好瘪瘪嘴吐了口气,随后也跟着茶酒摊子的小孩儿一样跑到路上去吆喝拉客,他还把之前上县城里卖笋做的纸板扩音筒也给带过来了。

果然路人还是对纸筒喇叭毫无抵抗力。

瞧着有人看热闹,杜衡适时十分配合的撒了一点香料在炭火里,他打着扇子,登时香气就飘了出去。

路人闻到香味也便不请自来。

“我们这儿有招牌的烤鱼片,价格实惠的很,三文钱能买两串,买个新鲜尝尝吧。”

杜衡这回学聪明了,一口气就把话说完。

“另外还有猪肉串儿和时蔬。”

过来瞧看的扫了一眼穿好的鱼片,多数人对鱼的感触都是腥臭,少有做的好的。

对于县城的铺子还有个口碑可问,这边路摊就是做一回生意的,才不讲究味道。

由着杜衡吹嘘,路人也没多相信好吃,不过听闻价格确实实惠,道:“那就来两串儿试试,烤五串儿猪肉,再拿五串儿素菜。”

言罢,人就径直去了茶酒摊那边,要了一碗酒。

杜衡眼见这人五文一串的肉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料想是县城里的人,他把人的脸给记住,连忙开始烤串儿。

天气大,火也大,肉片儿薄,上铁擦点清油翻两下肉就熟了,鱼片最后烤,几乎是上火透明的肉就能变成乳白色,临熟再抹一点秘制料汁,烤肉的香味扑鼻。

全然比干撒点香料味道勾人的多,尤其是见着猪肉串儿带着一点肥肉吱吱冒油的形色,路过的都咽口水。

杜衡把烤好的串儿装进盘子里送过去,嘱咐了一句:“鱼片儿要趁热吃味道最好。”

男子老远就闻见烤串儿的香味了,这朝端过来眼睛都落在了上头,草草应了一句,先拿起了猪肉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