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只是棋子18(第2/3页)

任绎需要他们做的只有传递消息而已,传递消息的人却不一定知道消息本身,反而“什么都不知道”对他们更安全一些,维持现状更好。

任绎的关注点并不在宫内,毕竟如果真的想在宫内发动政变,最简单的办法是刺杀皇帝。但这事儿任绎已经实践了两次,并不成功。

指望云嘉宫的宫人?

先不说他们可不可靠、有没有这个胆子,就说可行性而言,还没有任绎自己动手来得现实。

新朝初立,各方不稳,新帝身边跟着的可不是什么宫人仆从,全都是禁军侍卫。唯一能让新帝摒退左右独处的,也只有顶着慕七壳子且假冒元缺的任绎了。

可偏偏任绎这会儿并不能真让玄微死。

若是幻境中的化身死亡,玄微的神魂即刻就会抽离,系统碎片跟着被带走,任绎还上哪再找这么好的机会?

任绎需要的其实是宫外的势力,他需要兵。

而照他这些日子收集来的情报,想要复朝的可不止他一个。

前几日的宫城大火,火势很快就被扑灭,但是烧起来时的浓烟滚滚,整个京城都看到了,民间立刻就有了传言:新帝早年承蒙慕氏皇族养育恩情,却恩将仇报,行如此暴虐残忍之事,这场大火就是他遭的天谴。

这种消息不可能随随便便传出,还一传就传得这么广,必然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而且那火也很蹊跷,火势不大、偏偏烟极浓。

众所周知,火光能被看到的范围有限,但是白日里的烟却不一样,浓烟升空,足够方圆数百里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会儿行军打仗,已有烽火狼烟传递消息一说,任绎不得不怀疑这场火是人为的。

除了民心不稳之外,那些已经归顺新帝的慕氏旧臣也同样生出不安。

他们未必相信天谴的说法,但是这件事却足够提醒他们,这位新帝当年可是作为质子在都城呆过。

他如此报复是慕氏皇族,那么他们这些当年在慕朝效忠的臣子呢?会不会同样被记恨?

再者,慕朝的重臣之子只要年纪合适,都要进宫陪皇子读书,这种天大的恩典,朝中的人当然没有不愿的,为彰显慕氏恩德,当年的季竟也在其中。这些老臣们终于想起了这些旧事,都提心吊胆的回去问家里的小兔崽子,当年有没有欺侮过这位为质的新帝——得到的回答大概不容乐观,一个个上朝之时都越发战战兢兢。

……

总之,这一场很快被扑灭的大火烧出了连锁反应,整个都城都人心浮动。

很明显,有人想搞玄微。

任绎觉得,他们可以合作。

任绎这些时日就是在打听这些消息,收集的情报渐多,任绎对于领头人的身份也有所猜测,虽然不是十成的肯定,但是他也有大半的把握,那是慕朝太子的属下。

这么一来,任绎现在的身份就很占便宜了,慕七是中宫嫡出、慕太子亲弟。

这要是个忠臣,慕七这再正统不过的皇室血脉连同太子胞弟的身份,足够对方的效忠;这要是个打着慕太子旗号,想要趁机谋求什么的野心家,“慕七”也是一个很好利用的靶子,任绎倒是不觉得被利用有什么,毕竟他的目标又不是掌权,只有“季竟”而已,他们各取所需,简直是双方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

系统听闻了任绎的解释之后,虽说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隔了一段时间,它恍然大悟:这么处心积虑地对付天命之子,不就是反派吗?!

他们真的不会被世界意识针对吗?

系统一时之间越发忧心忡忡。

*

任绎在搜集情报后,终于进一步确定了暗地里在京城中搞事之人的身份。

那是昔年慕太子手下的一个武官,程稷涵。这位程小将军年纪不大,但却已经被寄予厚望,是慕皇帝特意为太子培养的左膀右臂,一旦太子登基就是未来的肱骨之臣。只是慕氏都城被破的时候,这位小将军被派在西南剿匪,大捷都已经传回来了,人也在返京的路上,结果都城还没有到,反而在中途成了“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