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第2/4页)

他之前一直试图为自己的这种情绪找各种“正当”的借口,譬如这些追求者不够优秀,譬如自己生气是为了他好,但现在,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这样自欺欺人下去。

原本埋藏在深处不断发酵的悸动,终于冲破土壤冒了出来。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为可怕的失控感,裹挟着莱特不断下坠……

他怕沐辰分不清“依赖”和“喜欢”。

他更怕像自己这样糟糕的性格如果真的和沐辰在一起,会连原有的稳定也维持不下去。

而当一段感情甚至还未发生时,它就已经展现出畏缩的趋势,这或许就是最大的问题。。

在莱特的潜意识中,他不可能拥有幸福的感情。

自莱特有记忆时起,他就一直是这副沉默寡言的性格。

毕竟当你的耳边总是充斥着摔砸打骂声时,你也不会拥有太多的表达欲。

此刻,透过指缝中弥漫的烟雾,眼前的陈设开始变幻,变得与二、三十年前一样,女人在脑海中已经有些模糊的面容逐渐清晰起来。

那时,莱特还只有七八岁。

女人板着他的肩膀,她的神情明明很温柔,可微笑却有点神经质,“你是奥斯帝国的大皇子,你不会让妈妈失望的对不对?”

见他没有反应,女人蓦地拔高了音量,嘴角的弧度更大了,瞪大的眼瞳中却不见一点笑意,“对不对?”

直到莱特给出正面的回应,她才笑着牵起莱特的手,温声道:“好孩子。”

这是他的母亲,奥斯帝国的王妃卡罗琳。

在嫁给国王前卡罗琳曾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而她的父亲——前御前首相,以前途与金钱为诱,让卡罗琳的竹马恋人远走他乡,他又以家族荣耀为挟,让卡罗琳嫁给了当今的国王,也就是莱特的父亲。

年轻的国王在婚前就有地下情人的事几乎人尽皆知,而婚后乔拉也从未断绝与对方的联系,这让为了婚姻、为了家族舍弃一切的卡罗琳陷入了地狱般的深渊,煎熬的婚姻生活让她逐渐变得神经质,变得独断而刻薄。

刚结婚时,乔拉就不爱她,婚后,更是讨厌卡罗琳的这种性格,“水火不容”比起“貌合神离”更适合用来形容他们的关系。

父亲告诉卡罗琳,她的婚姻是带有神圣使命的,她的付出、她的牺牲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是为了家族、为了整个奥斯帝国——这个你所深爱的国家。

可最令人讽刺的事便在于这个令卡罗琳深恶痛绝、带给她一切不幸源泉的男人却是她所深爱国家的王,是她要奉献的对象。

悲剧的源头来自于事物自身所不能融洽的矛盾,而卡罗琳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这种痛苦让她几度陷入精神失常。

终于,在结婚后的第二年,卡罗琳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那就是她的孩子——奥斯帝国未来的王储,她的牺牲,她的奉献再次有了意义。

从那一刻起,她将那些对自己的期望,同样全部加著在了

莱特身上。

卡罗琳坚信自己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王储,在未来莱特会成为比乔拉还要优秀的国王,她不会让父亲失望,也不会让这个国家失望。

自莱特有记忆起,母亲总是用一种微笑的神情凝视着自己,明明她的嘴唇咧得那么开,可笑意从未达到过眼底。

母亲从未在自己面前哭过,同样她也不允许自己哭。

她告诉自己,“哭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你不能成为那种懦弱的人。”

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年纪,有的小孩怕黑,有的小孩怕鬼,而莱特怕哭。

有一次,可能是上骑马课的时候从马上摔了下来,他疼得溢出了些生理性的泪水,虽然莱特已经在第一时间就用手把泪痕都抹去了,可站在围栏外的卡罗琳依旧目睹到了这一切。

比疼痛更可怕的是母亲那沉郁而失望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