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竞豪奢(第2/3页)

另一个版本,沈万三夜里失眠,躺船上看星星,结果天呈异象,北斗七星在空中大翻转。沈万三眼疾手快,接了一木勺。天刚亮就有个老头带着七个小矮人出现了,挑着七个大箩筐给沈万三,说你帮我们看着哈。沈万三等他们走了,打开一看,嘿,全是马蹄金。

励志吧?还不赶紧地,下河捞石头,上天摘星星。

反正,他神奇地发家了。发家之后,自然要置产业。先看看他的院墙吧:院墙周长七百二十步,墙上还起了三层楼——不是上下三层,而是里外三层,各宽六尺。从外向内,分别高六尺、九尺、一丈二尺,这盖得跟楼梯似的干吗啊?种花。隔十步就是一个亭子,亭子就在花丛中,站在庭内,看着那些花像瀑布一样垂下来,什么感觉?当然,墙不是白的,有壁画,画的是珍禽异兽,远远看去,就仿佛很多动物在花间奔走。这墙有个名字,叫“绣垣”。

墙里边,自然是高高的假山,四时美丽的鲜花,以及一个大湖。湖水里放养着金鱼。湖中间,盖了一座“四通八达之楼”,各个方向都有石桥通向岸边,“飞青染绿,俨若仙区”。

人家盖楼外楼,沈万三别出心裁,在楼中间盖了个楼内楼,名叫“宝海”,各种珍稀古玩藏在楼上。楼下呢,则是个温室,叫作“秉烛轩”,周边遍砌宝石栏杆。一半面积是个大床,上挂销金九朵云宝帐,床后种植百谐草,床前比较特别,是个——可以同时容纳十几名演员的戏台。合着沈万三设计,这个地方是搂着姑娘躺在床上看戏的地方。这VIP小剧场盖得很让老中青男女文艺范儿们羡慕吧?要是再啃个万三蹄,就腐化到极致了。

秉烛轩后面,有两座桥通向岸边。东边叫“日升”,西边叫“金明”。这俩桥和其他的桥不一样,桥面上有许多石箱,是沈万三的妻妾们放衣服的地方,而桥两侧呢,建的是房子,那些姑娘们就住在这里——开门找衣服穿,穿上就去看戏了。廊桥算什么,这可是极其有独创性的“房桥”。

当然,这不是沈万三的卧室,他的卧室在岸上,叫春宵涧,“貂鼠为褥,蜀锦为衾,毳绡(鸟的羽毛)为帐,极一时之奢侈。”

这么有钱的家伙,让明太祖朱元璋怎么受得了?那可是个很讨厌有钱人的皇帝。

关于沈万三的家破人亡,也有很多说法。其一是,朱元璋要修南京城,可缺钱啊,沈万三就捐出一半家产修城。那时候可不是直接把钱给官府了事,而是要雇人开工亲力亲为。结果呢,沈万三负责的那部分比朱元璋负责的那部分早完工了三天,惹得朱元璋老大不高兴。太不长眼了吧?怎么能领导停牌你自摸呢?后来沈万三修苏州街,找了块茅山石做街心花园,朱元璋硬说“茅山”与“谋反”同音,沈万三有谋反之心,把沈万三给杀了。另外一个说法是,朱元璋要杀沈万三,被太后苦谏,最后全家流放云南了。

据说朱元璋有首打油诗是写沈万三的:“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你说,这还能有好吗?

沈万三家有很多东西流落出来,比如南京光禄寺有个铁力木酒榨,一次用二十石米,出酒上百坛,就是沈万三家的。再比如有人在南京工部仓库里看见过四个大铜箱子,高可过人,也是他家的。

大富豪是杀不完的,到了清代初年,又涌现出一批富豪。其中最有名的,是南季北亢两家。季家在泰兴,那里有个季家市,三百多家人口一半是季家的。据说早年间,这里只有季家一户人家,建的房子特别多,就形成街道了,光每天晚上打更的就六十多人。季家还养了两个女子演唱团(还有一说是三个),服饰就值“巨万”。亢家则在山西平阳,据说是找到了李闯王遗留的一笔巨款发家的,康熙年间,新戏《长生殿传奇》在亢家首演,由亢家自己的家班演出,费用达到了四十多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