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5页)

“那外祖父是不想教琏儿了么?”裴琏仰起小脸,可怜巴巴道。

李太傅一愣,余光瞥见母子俩都满脸期待望着自己,不由抬手捋须,思索了一阵,终是点头:“只要你愿意跟我学,我定是愿意教你的。”

上一次遇到这样聪颖的好苗子还是裴青玄,可惜那人品行没养好——倒也不是自己没教好,起码在去北庭前,那人还算个温文尔雅正人君子。去北庭之后性情变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眼前这根好苗子是自家亲外孙,李太傅有信心,他能将这孩子教得半点不输裴青玄。

“琏儿,还不快拜谢外祖父。”李妩忙提醒着。

“是。”裴琏会意,很是机灵地离了桌,恭恭敬敬朝李太傅作揖:“琏儿拜谢外祖父教诲之恩。”

“哎哟,都是自家人,做这些虚礼作甚。”李太傅忙将孩子扶起,只觉得心肝肉般疼爱。

“父亲,你便安心在这住着吧。待会儿我派人回李府跑一趟,与嫂嫂说一声,让她给您收拾些衣裳行李……你有什么其他要带的,可列个单子,叫他们一起捎来。”李妩莞尔浅笑:“从前都是兄长们在你膝下尽孝,如今也轮到女儿了。”

李太傅闻言,心下熨帖。熨帖之余,又不免怅然。

他有三个孝顺懂事的好儿女,而那为他生儿育女的老妻却去得太早,没享到这份福。若是她还活着,与他一同在这庄里住着,不晓得多怡然自在。

得知李太傅要在静园长住,崔氏和嘉宁诧异又担心,毕竟哪有儿子尚在,却要女儿奉养的道理。这若是传到外头,岂非说他们两房不孝?

李砚书和李成远得知后,却是不以为意:“父亲是担心阿妩母子俩刚搬过去人生地不熟,留下有个照应是好事。且那处庄子阿妩是以父亲的名义买下的,对外就说父亲去庄上修养,或是他外出游历了……终归旁人也只是随口问问,哪里真会去寻父亲在哪。”

做儿子的都不介意了,崔氏和嘉宁两个当儿媳的便也不再多说。

当日傍晚,李太傅的行囊就用马车装回了静园。

李太傅就此在静园住了下来,白日教裴琏读书,夜里编撰文集。

李妩也没闲着,如今已是十月,再过不久就是年关,她将她名下的奴仆、商铺、田地、庄子等都清点一遍,重新做账入册,单单静园这一处连仆人、婆子、丫鬟等就养了五十八人,每月花销不是一笔小数目,她也得重新拾起管家经营的本事。

这般忙碌了几日,见裴青玄再未登门,李妩不禁怀疑,或许他那日真的只是来送贺礼,反倒是她想太多。

就在她快将这事抛到脑后时,那人再次在傍晚出现。

这一回,李妩刚巡视完田地和果园回来,刚到门口,就看到那齐齐系着的十几匹骏马和黑衣劲装的暗影卫,以及他们的主子——正指使着他们从车上搬花的裴青玄。

绮丽绚烂的红霞之下,男人一袭苍青色长袍,腰系玉带,越发衬得身量颀长,宽肩窄腰。

许是赶路太急,一张剑眉星目的俊颜还泛着微汗浅红,见着暗影卫搬花不够小心,还蹙着眉上前搭把手,这副模样不像是已过而立的沉稳帝王,更像是十七八岁那个带着李妩尽兴骑马的少年郎。

李妩站在暮秋的晚霞里有一瞬的恍惚,待那人的视线投过来时,她才陡然回过神。

嘴角不自在地抿紧,面上神情也不禁冷着,她走到门边,看着老实往里搬花的安杜木,皱起眉头道:“你这差事如何当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往庄子里搬。”

安杜木一怔,饶是已会说些长安话,但一紧张,还是会大舌头:“主子,奴…奴…他……贵人说要搬,送给您的……”

那双黑白分明的圆眼睛一会儿看看李妩,一会儿看看裴青玄,安杜木很是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