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4/8页)

她要去医院复检了。

*

第五个任务做完,时天天算了算时间,发现距离她出院居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时天天不仅吃嘛嘛香,体重也稳步上升,马上就快到上升到四十五公斤。

九十斤的体重,相对于一米七的姑娘来说,真的是非常轻了。

但对于之前曾经险些暴瘦到35kg,几乎已经被医生判定死刑的时天天来说,这个体重简直是一个奇迹。

牛医生拿着时天天的检查报告,止不住惊叹道:“她现在的情况很不错啊。”

“身体各器官运转良好,病人的体重虽然增加过快,但看起没有并没有对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负担。而且最令人惊讶的是,小姑娘体内的癌细胞扩散竟然有减少的趋势。照这个情况来发展下来,她再坚持一年多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之前的半年,变成了现在的一年。

这个消息对于宋女士和时先生来说简直太好了。

宋女士拽着时先生的手激动道:“太好了,老时你听到没!”

“听到了。”时先生也很高兴,但他的表现要更为内敛。

尽管是这样,也能看出他这段时间脸上多出的几丝皱纹也明显舒展了开来。

等他们夫妻两人平静下来,牛医生笑着问道:“你们这段时都给病人吃了些什么?平常有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吗?”

了解病人好转的原因,这之后也更方便进行后续治疗。

得时天天这种病的人不多,最后痊愈的也极少,如果能从中得到启发,说不定可以找到治疗这种病的新方法。

宋女士一五一十地答了。

牛医生皱了皱眉,“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殊的。”

得不出具体原因,牛医生只好把一切归结于病人回家后心情舒畅,所以自然而然好转。

毕竟这种情况在并不少见。

出于对患者的关心,牛医生还是提醒了一句,“你们回去后可以记录一下患者的日常饮食与活动,这样万一以后病情有什么变化,也可以及时调整。”

宋女士心头一凛,郑重点头:“好的赵医生,我记住了。”

*

回家路上,听着爸妈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上个月时天天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到激动的时候还不忘拌两句嘴,时天天暗暗好笑。

就在这时,时天天突发奇想道:“爸,妈,我的身体其实不是吃这些东西好转的。”

“那是什么?”宋女士好奇道。

时天天一本正经道:“其实是因为我吃了一种特效药。只不过这种药还在研究阶段,现在正缺试药员,然后呢我吃了,误打误撞就好了,而且人家还给我发钱,钱还不少呢!”

说完这些时天天自己都笑了。

这也是她从网上奇奇怪怪的新闻里看到的。

据说真的有这种人,不想工作或者嫌工资低,就找一些机构签订协议自愿试药,钱给的是多,不过风险好像也挺大的。

但是她却没注意到,听到这些话,时先生和宋女士脸色都变了。

正好这时候已经走到了家门口。

时先生推开门走进去,默不作声地帮时天天收好轮椅,宋女士则扶着她坐到沙发上,随即两人面色沉重地坐到时天天的对面。

小小的客厅内突然气氛有些沉闷。

时天天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不太对劲,疑惑地望向两人,“爸,妈,怎么了?”

时先生沉默地给时天天倒了杯水,把杯子推到她面前,看到时天天不知所措地端起杯子,这才严肃开口:

“天天,我知道你一直担心我们家的经济情况,但我和你妈还没有老到什么都做不动的地步,暂时还不需要你这个病人养着。”

宋女士也跟着说道:“我和你爸对那些外在东西没有那么多要求,家里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再说我现在代课每个月也有一两万块钱收入,所以天天你没必要给自己加这么多压力,更不要想着去试药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