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洲际杯决赛:第三场(下)(第4/5页)

“哇哦!”

“卧槽!”

“发达了!”

在那些惊叹声中,杭峰也看见的自己这一跳的得分。

20分。

裁判给了他一个满分!!!

也就是说,一共七名裁判,就算去掉给出最低分的那名裁判,剩余的六名裁判,都认可了杭峰这一跳的完美。

是的,不能再完美了。

这一跳的抓板难度顶格了。

换手抓板,还是抓板尾,尤其是在赛后的慢动作还原下,杭峰的左手确实摸到了板尾上。

那一刻,就连裁判都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第三跳可以完成这个难度的动作,算是顶格了吧。

都这个程度了还不给一个满分出来吗?

还不要说杭峰是东道主选手了。

给给给!

你那么棒,我们不给你高分都不好意思。

所以,杭峰历史生涯,第一个国际赛场的满分小分出现了!

在这个10分出现的时候,赛场上响起了欢呼声!

所有人都在恭喜杭峰。

国家队员更是推着杭峰,表达自己的喜悦。

大部分国家队员本来就没把杭峰当外人,如今自家的小弟弟表现的这么耀眼,他们也高兴,与有荣焉啊!

随后,来到了第四跳。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对于观众来说,杭峰在这一场比赛里,更让人记忆深刻的,应该就是他的第四跳了。

第四跳是一个跨桥抓外刃的动作,这个抓板动作绝对可以排在“单板抓板帅气值”的第一位。

跨桥抓板有不小难度,但最主要就是帅,在大部分单板滑雪的杂志照片里,这种抓板技巧是最被摄影师喜爱的。

社会影响力连带着影响滑雪运动员,因此很选手都会去学习这一招,所以在国际赛场上还是经常能够看见的。

而杭峰的第四跳,之所以能够让人记忆深刻,当然不止这个跨桥抓板。

最主要还是那让人惊叹的滞空感。

像是踩着飞剑一般蹲在半空中,衣服猎猎飞舞,居高临下的姿态不仅仅是帅,甚至还具备某种难以言说的神性,让人生出景行行止,倾慕的感觉。

简而言之,言而简之,就是这一跳帅出了比格。

裁判显然也认可杭峰这一跳的高度,还有那少见的滞空感。

所以在这一跳,给了19.80的高分。

非常成功的第四跳。

回忆今天的前面两场比赛。

杭峰在第一场,第四跳“挖池子”,导致这一跳拿到了全场最低分,17.80分。

第一场,第四跳不挖池子,但为了第五跳做准备,他以为没敢在这一跳用大力,所以也只拿到了19.00分。

如今第三场,换了一个心态,换了一个滑法,却滑到了裁判的心里。

19.80分,远远超出杭峰的期待。

这一跳的得分,和第三跳的满分一样,让杭峰开心。

随后,就来到了第五跳。

第五跳也是杭峰最没底的一跳。

按理来说,第五跳应该是积攒了所有的势能后,最为耀眼的一跳。

然而在杭峰刚刚的表现来看,单从视觉效果上,是不如前面两跳的。

他放弃了去冲击五周的机会,将周数控制在四周半。

连续出现三个四周半,也不知道会不会让裁判失望,或者就此认定他的上限只有那么多。

双手抓板的动作很难,比换手抓板尾还要难上一点,可是既不帅,也几乎没在常规赛场上出现过。

尤其杭峰还有一个双手从板侧移到板头的变化。如果说五周的周数是运动员将势能积累到极致的发挥,那么这个双手抓板的技巧,也是杭峰专门为第五周设计。

没有那个高度和时间,杭峰也完成不了这个动作。

现在的问题,就是杭峰做了他觉得很难的动作,裁判会不会认可呢?

这毕竟是“X-games”里面的抓板挑战动作,常规赛场的裁判是否具备辨别这个能力?又或者说,他们的打分标准里,有没有这个动作的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