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洲际杯决赛:第二场(第3/5页)

所以,你又怎么能认定,在裁判的心里,你还有明显的弱点,肯定他们对你的印象不好呢?

明明是同一批人啊,你已经展示的够多了。”

杭峰眨了眨眼,定定地看着唐隽。

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范总说:“小唐说的不错,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拿出了一个更好衔接的五周,裁判为什么给了更低的分?

毫无疑问,他们想看新的东西,新的五周,或者是这个赛场上,没看见的其他东西。”

范总拿过唐隽手里的纸,在心里赞叹一声漂亮的字,忍不住对这位大学神笑一下,随后说道:“比如你更加流畅的全场表现,每一次精准到极致的起落点,还有你每次都比其他人高处些许的抛物线,哪怕是在空中帅气到让人惊叹的抓板技巧。

这些我们都有的,可是我们从资格赛开始,就只盯着五周,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U型池不光是周数的展示,它应该更潇洒自在,我们应该去玩滑板,就像你玩极限运动。”

杭峰听到这里,明白了。

他很聪明,往往不需要别人说的很透,他就能明白对方在说什么,更何况范总已经说的非常明白。

其实第一轮还好,他的整体状态不错。

问题是在第二轮。

第二轮大概是被白鸟优宇刺激了一下,他过于激进,路走窄了。

不仅是在技巧难度的变化上不行,整个状态也不好。

他是否真的在享受比赛,是否真的从容,可能在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时候,裁判已经从他的选择和表现上都看出来。

急于求成。

然。

老祖宗说的好,欲速则不达。

比赛比的是心态。

直到这个时候,杭峰才真正明白。

“心态”不是你不紧张,不害怕就是好心态。而是要足够从容的去享受赛场。

像之前被人嘲讽两句就受不了,就热血上了头,又不是莽夫,自然是错的。

范总很欣赏唐隽,觉得这小孩儿的思维和他差不多,是个当教练,甚至具备成为总教练的潜力。

不过在盯着人看了两秒后,最后他放弃了。

这可是能参加数学国家队的主儿,以华国数学竞赛队在全世界的名望,只要他能成为正式队员,参加比赛,并且拿到胜利,全世界的研究机构哪儿不能去。没准过两年,人家就成院士,做大科学家呢。

当教练在想啥呢?

不过心态这么一转,范总对唐隽的重视度提高,自然不会再把他当成个高中生看待,而是拿着唐隽写的那张纸,以同龄人的方式交流了起来。

唐隽聪明归聪明,但人生的阅历明显不足,和范总交谈也学到了很多。

而且他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能看懂杭峰的U型池,以及U型池的国际局势。

能帮上杭峰,就是好事。

杭峰在那“嗡嗡”的声音里,睡着了。

他放松了下来,不再去想干掉白鸟优宇这件事,而且如果不去冲五周,只在四周半的难度技巧里抓细节,他觉得还算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细节掌控需要的不是“冲劲和热血”,平静下来反而能够察觉到更多的问题,为了让自己耳清目明,睡一觉可是很好的办法。

聊到一半的唐隽感觉到安静,转头看了一眼杭峰,从脚边的旅行包里拿出了一件外套给杭峰盖上,然后起身离开。

范总看看他,又看看杭峰,明白了。

也起身跟着唐隽,到了远一点的座椅坐下,又聊了好一会儿后,去找孙烈了。

作为总教练也不能总跟着杭峰,孙烈那边更需要指导,毕竟比起杭峰,孙烈这种一直在华国体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选手,多多少少地少那么一点主动思考能力。

在范总离开后,唐隽也没有去打扰杭峰,他走到积分榜前,看了下现在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