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对标五星(第3/5页)

说完这位出发点的裁判对观景台那边挥了一下手,随后做出倒数五个数的手势。

五……

四……

三……

二……

“Go!”

杭峰将支在披上的板头压下,身体倾斜下去,左脚前,右脚后,徐徐滑动。

这是他最舒服的姿势。

出发点的坡面倾斜度往往较高,这里的坡度明显超过了40°。

往下滑着的速度增加的很快,不过三四十米的距离,就达到了30迈。

出发,不过是最基础不过的部分,杭峰和他的同组选手不分向后滑在雪道上,沿着这条不算宽阔的雪道往山下滑。

第一路段。

也就是刚出发的部分。

这是一条高山滑雪道。

盘山的雪道蜿蜒在陡峭的岩壁上,雪道的宽度不过四五米,一侧紧靠岩石,一侧便是安全防护网,网外便是山石嶙峋,偶尔会出现断崖雪坡,这是就连五星选手看见都往后退的难度,完全无法作为滑行使用的山面。

雪道只有四五米宽,理论上是可以容纳四个单板选手滑行的雪道,实际上还是比较过于狭窄,可以预见在资格赛之后的赛场上,同组的四名选手在出发的时候,恐怕就要先“打上一架”。

当然资格赛是很友好的。

两个人滑这条赛道非常宽敞,同组的选手似乎有所顾虑,连和杭峰竞争一下的想法都没有。四十米后,这名脸上长着雀斑的加国年轻人稍微降了一点速度,故意选择滑在杭峰后面,与他一起靠着内圈滑行。

也就是说,出发点出来四十米左右的距离,雪道就变得弯曲,绕山滑行。

杭峰提醒自己,这里将会成为第一个赛点,具体怎么操作要等比完赛再考虑。

护目镜后的双眼注视着前方,全神贯注在这条从未滑过的赛道上,用双眼看,用身体记忆,同时再在脑袋里刻印下一个完整的地图,留待今天晚上的复盘。

弯道滑了不到十秒,前方还是弯曲的雪道,身后却已经看不见观景台。

他们已经绕到了观景台的背面,也是杭峰从未见过的地方。

以他踩板的方向,向内弯的弯道像是没有尽头,前方二三十米远就看不见更远了路。

绿色的安全网挡了一半的视野,透过密密麻麻的网洞,可以看见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白色雪山和云层连成一片,整个世界像是被压的很扁。

大雪确实快要来了。

往下滑的速度在加快,以杭峰对速度的感知,此时应该已经超过了40迈。

这是一条虽然弯曲,但很好滑的赛道,只要保持姿势,控制方向就可以。

但就在这时,前面的护栏好像有点不一样,杭峰在疑惑了一瞬后意识到,这一路上都是弧形的护栏,就在前方不远,变成了直线,横在自己的正前方。

这说明,前面应该是一个90°的直角弯。

杭峰在察觉到前方路线变化后,身体就沉了下去,腰腹带着双腿蓄力,随时准备用力控制方向。

速度难免降低了一点点。

跟在他身后的雀斑男孩感觉到双方的距离在快速拉近,他本来可以绕过杭峰冲到前面,但出于对杭

峰优异成绩的认可,几乎没有考虑的就也跟着降下的速度。

随后,很快他就明白了杭峰降速的原因。

前面是个90°的直角弯。

同时,在直角弯的部分,可以看见很多撞上去的滑雪痕迹,雪被推着堆积在防护网的下方,还有凌乱的脚印,几乎可以想象笔直撞上去的选手,骂骂咧咧重新出发的场面。

杭峰滑在前面,因为更早的发现,更早的控速,整个弯道都滑的很顺利。

他拧转身体,控制滑板,沿着前者的滑痕前行。

撞上去的有。

没撞上去的更多。

杭峰记下这个阶段的特点,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这里是一个小难点,但如果有了提前的准备,也不算多难,以他们这个级别的水平,保持速度滑过去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