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国家队的一线(第2/5页)

很气派的滑雪场,但内部设施规格和N市的差不多,杭峰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都是做什么的,就连道具设施的位置都几乎一模一样。

视线第一眼就落在U型池上,然后才收回来看向穿着厚厚的冬大衣,趴在护栏上说话的几名国家队教练。

杭峰从行李箱上捞起一早准备好的外套套上,拎起行李箱,“哐当哐当”就下去了。

走到一半,前面的的人似有所感,转回头看了一眼,顿时笑颜如花:“呦,这就来了?挺快啊!”

是范铭总教练。

说完其他几位教练纷纷转头,喜悦是有的,好奇也有,就是没什么意外。

提前通过气。一下飞机就打了电话,所以才奔直了往滑雪场走,不然肯定是先去办公室报到。

范总电话里说:“先去宿舍啊?我安排人在门口等你。”

杭峰说:“可以直接训练。”

范总说:“嘿,这可好,来吧,我带着你。”

范总穿着一件过膝的黑色大棉袄,看见杭峰的时候那笑的都能滴出蜜来,他觊觎好些年的“宝藏”可算落他手里啦!

“哈哈哈哈!”笑的的简直有些癫狂,“来了来了,可算来了。”

范总大步流星的上前拎过杭峰的行李箱,随手又放下一边,揽着肩膀将他带到众位教练面前,气势如钟地说:“不用介绍了,杭峰。”

范总将前面几位教练介绍给杭峰,加上范总一共七个人,一位平行大回转教练,一位坡面障碍教练,一位U型池教练,还有两名女队的教练,剩下一位教练负责的内容没有特别说明,想来是个“最佳辅助”。

大跳台和障碍追逐在华国是两个极端。

障碍追逐项目几乎没有开展,属于凑活着上,队里找几个最厉害的就去参赛了,对成绩要求不高。

大跳台则是因为坡面障碍技巧类的选手必须兼项,再从其他项目里挖掘一些好苗子练练,华国在这个项目上的成绩还算不错,男子组属于可以进入决赛的水平。周娜“一姐”则是已经拿到过这个项目的冠军。

六名教练,再加上范总,这就是国家单板滑雪队的核心力量,教练团体。

剩下的助教就多了,这样一个大项的队里,最少都是十来个助教,再加上全队配制的理疗师、营养师、医生和运动科学辅助团队,能有二十多号人在帮助运动员进行最科学的训练。

也就是国家队的资源。

几位教练介绍过,杭峰的目光落在那位U型池的教练上,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自己在国家队训练的教练了。

谁知道,杭峰正看着,范总就说:“杭峰我带着,他的训练进度和其他队员不同,他还有个外教可能下次就过来了,我来沟通方便一点。”

杭峰倒是没觉得怎么样,但明显这位国家队的U型池教练是松了一口气,肩膀清清楚楚的就松弛了下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杭峰不好带。

先出名后入队,很容易不服管教,而且教练和学生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给出最正确的训练方案。

杭峰不在国家队住,一个“走读生”很难摸到脉络,换谁都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把人带出来。别到了自己队里没出成绩,反而没落了,这落差谁受得了。

范总显然也清楚大家的想法,把杭峰划拉到自己名下,也是顶了些风险。

但这风险和杭峰可能带来的成绩相比,又不算什么。

不习惯国家队的训练方式?

没关系,让你带外教过来。

不习惯国家队的生活方式?

没关系,让你自由来去。

总之,只要你在我国家队名下,跟着队伍的节奏参加比赛就行,剩下的都不是大问题。

特殊人才特殊照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说话间,换好衣服的国家队员抱着他们的滑雪板出来了,身上穿着的滑雪服样式固然不算统一,但每一个在胸口上都绣着小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