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扛得住!!(第4/5页)

在体育系统里工作的他再明白不过,之所以老范要让杭峰现在加入国家队,主要还是放在“阶梯”建设上,人也没觉得杭峰过去就能帮队里拿金牌。

现在华国单板U型池“一哥”孙烈,在成年组也有五周1800的实力,而且正值壮年,随时有可能往上突破。孙烈才是男子组这边的“王炸”。

杭峰四周半的“池子”才打开一点,还是在“X-games”U型池折返次数更多的前提下,才具备冲击四周半1620的实力。想要在常规赛场也拿出同样的水准,根据队员能力不同,有时候甚至需要三四年的训练周期。

死活要把杭峰要到国家队,主要还是为了让杭峰适应赛场,以及培养集体荣誉感。

前者倒是好解决,毕竟杭峰参加的其他比赛也是世界大赛,赛场的气氛有过之而无不及,倒是不需要特意“练兵”。

至于后面嘛……集体荣誉感挺好培养。这次去参加冲浪的世青赛,那才过几天集体生活,国旗升起的时候,杭峰不也红了眼眶。华国人集体荣誉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是国家氛围的核心。

最后老杭同志点头,给杭峰的赛程重新做了整理。

“零碎的热身赛我们就不参加了,只参加两场国内联赛就行,三场比赛,你拿了两场冠军,别人就拿不到,分就不可能比你高,那出国的名单里就一定有你。

但你也要知道,这是险招儿,输一场比赛,你可能就直接折在家门口儿。”

杭峰点头。

同样的,国内联赛之后,就是洲际杯,杭峰也是可以如法炮制。

不过老杭又说了:“滑雪的积分标准你也懂,只要是国际雪联举办的比赛,都有积分,国内联赛的冠军30分。到了洲际杯可能就300分。而这打分的标准和赛场上选手的水准直接挂钩。

有更多更优秀的运动员,滑出更高水准的技巧,和都没有的赛场天差地别。你就不能要求非洲的赛场给出的积分和欧洲的赛场一样对吧。

那么就代表我们必须去竞争更激烈的欧米赛场,也就是去“欧洲洲际杯”和“北米洲际杯”参加比赛,还必须要有冲击冠军的决心,总之你必须要拿到一枚奖牌,才有可能在只参加两场比赛的前提下,获得足够高的积分进入世界杯。

世界杯三场比赛你不能少。

这样来说,你就少掉了国内热身赛、一场国内联赛、以及三个洲际杯,世锦赛是有积分的,到时候看情况再说。然后就是X-games……”

说到这里,老杭同志看向杭峰,“还参加吗?没积分的。还有你那个野雪挑战,更是和常规赛场岔到了八百里地,但想夺冠也要有足够的付出才行。”

杭峰安静地听老杭同志最后说:“所以就算计算准确,你又发挥很好,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你也需要参加总计七场常规赛,备一场世锦赛,还要留出时间参加两场极限运动。

九备一。”

杭峰听到最后,眉心都蹙紧了。

他知道常规赛很复杂很多,可真算下来,还是让人吸凉气。

从十月份开始到次年的三月份,一共六个月,他要九备一,所以每个月还是基本有两场比赛。

就算有时候他只参加一场比赛,难道不去适应场地吗?还是说回来真能读书?他读个屁啊!什么都跟不上了!

老杭同志看出杭峰的为难,也不忍心让杭峰放下这些年的在文化课上的付出,只能安慰说:“你在冲浪上的天赋很强,板上钉钉的能够出国比赛,但滑雪这一块儿还是别那么自信。成年组没那么好闯,人家有孙烈,还有更多优秀的运动员,你一天稳不住五周,你在成年组就别想夺冠的事,没准连出国名额都拿不到呢。”

杭峰想想也对。

自己最近都忙着训练其他项目,滑雪都有段时间没碰了,指不定好不容易摸到的四周半又“缩回去”,只能在四周上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