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超级U型池决赛(上)(第2/8页)

耳鸣目明。

思维敏捷。

身体的肌肉完全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过程,就像踩满了油门的跑车!

“嗡!”

向上飞起的瞬间,杭峰听见了风的呼啸,熟悉的风压试图将他推拒到远方,但速度带来的惯性依旧在带着他往天上飞。

速度很快了。

最起码达到了70迈。

但还不够。

还不够!!

在即将脱离U型池的瞬间,杭峰的双脚像是踩在了卡尺上,精准地在最后一刻往上用力。

用力一蹬。

于是,他的身体被送的更高了。

同时,强大的爆发力给了他在空中的扭曲力,他将身体蜷紧,就像一个青蛙一样蹲在雪板上,双山抓在雪板的中间。

内刃的转体。

一周。

两周。

三周了!

同时身体还在进行一个偏轴的向外翻转,是一个接近于翻腾的向后一周。

也就是说,内刃转体1080+外刃偏轴360,总计四周1440!

杭峰成功地在第四次跳跃完成了他最擅长的1440内刃,双手抓板技巧。

是他熟悉的动作。

是他熟悉的空中感觉。

当他全部做完的时候,他能够感觉自己正好飞过抛物线的最高点,正在往下落。

所以,这也是他熟悉的节奏。

一切都刚刚好!

太棒了!

感觉回来了!!

杭峰成功的一跳,也刺激到了其他人。

没有人知道杭峰在这以前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观看杭峰这一跳的唯一感觉,就是这孩子飞的好高,转的好快,空中竟然有种让人惊艳的停滞感。

然后,就那么蹲在板子上,像是百无聊赖地将双手按在板面上,低头去看这个世界。

快与慢的切换时机,犹如漂浮在空中。

好看!

而且难度不低。

四周的周数加上双手抓板这个难度,仔细去想,好像能做出来的人并不多。

然后,杭峰落在了地上。

“唰”的一声,继续奔向对面。

有选手对视了一眼,眼里有着明显的急迫感。

杭峰是可以完成四周半的。

他在预赛里就做了四周半。

如果他在第四跳就能够这么从容地完成四周的难度,很有可能会在第六、七跳冲击五周。

有五周和没有五周是两个概念。

五周是有机会去争夺奖牌的。

因为裁判也会看你的整体表现,流畅,并且没有明显的短板,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地看爽的裁判,再加上五周难度的打底,裁判就有可能给一个90分以上的高分。

冠军拿不到,去竞争铜牌还是有机会。

这个亚洲男孩儿会去冲五周吗?

一定会吧……

于是,大家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杭峰在他的第一轮比赛里没有安排五周。

他在第五跳做了一个四周外刃1080接内刃360,抓板头的技巧动作。

第六跳做了一个抓板尾,单纯的内刃转体四周半1620。

之后到了最后一跳,小孩又回到了四周,只不过将外刃变成了900,内刃多了一周半。

很明显!

小孩儿四周半的“池子”还不够深!

他可能只会这一个四周半的技巧,拼不出五周。

当杭峰的比赛结束后,不知道多少人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有人甚至说道:“看来四周半的技巧也很仓促啊,他的实力应该还稳在四周,比我想的要低一点。”

很多人点头认同。

莫泊桑听见后却笑了:“16岁的四周半,到了世青赛……可以拼冠军了。”

瞬间,周围再没有声音。

是的,他只有16岁,一个正处于成绩可以疯狂提升的年纪。

能够出现在决赛的选手,大部分都是“S级”的运动员,是国际赛场的常客,太明白年轻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代表了下一次再见面,人家可能就把自己按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