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冲击四周(第2/5页)

郑晔瑜和安远驰:【怎么了?】

杭峰:【缺个拉绳的,估计要一下午的时间,需要两个人,你们帮个忙。】

郑晔瑜和安远驰:【拉绳?】

然后,这天下午,郑晔瑜和安远驰就跟着杭峰去宏安滑雪场了。

杭峰走在前面,带着几分迫不及待,从下了车就笔直对准训练场,绕开了大门。

跟在后面的郑晔瑜和安远驰看着大门的方向,都有点小小遗憾,但最后什么都没说的跟着杭峰去了训练场。

训练场建在滑雪场一楼,也就是观众席的下方,需要从侧门进去。

开了灯一看,里面遍布支柱,但空间很大,摆放了很多外行人叫不出来的训练器材,出发器、平衡器,腿部健力器等等。

当然也有常见的训练垫,各种杠杆,以及摆放在靠墙的一侧,足有十个的蹦床。

一进门,杭峰就奔着蹦床去了。

另外两人也急忙跟上,这一路过来已经说的很明白,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杭峰要练四周,甚至是四周半的空中转体技巧,在正式上场之前,就需要在陆地上先练至熟稔,就需要有人帮他拉绳。

这是一个很累的工作,运动员自身借助跳床能够跳起的高度有限,所以就需要人把他拉到更高的地方,落下去之后才能反弹的更远,所以大概需要拉三到四次,才能达到一次杭峰训练四周所必须的高度。

平时这些训练有省队的教练负责,有时候也会让队员互相拉,都是成年人,又是运动员,就算这样也经常拉的满头大汗。

如今换成了两个高中生……

先拉绳的安远驰成功让杭峰完成了两次四周的训练,第三次开始,额头就开始冒汗,气息粗沉,手上没了力气。

可是杭峰还是习惯性的在第四次起跳后去做动作,结果就是半空停留时间不足,翻到一半直接摔下。

“啪!”

重重坠在蹦床上。

安远驰嘴唇哆嗦,吓的一声惨叫:“杭峰!!”

杭峰一咕噜翻身坐起,一点儿受伤的样子都没有,“高度有点不够,你要是累换郑晔瑜来吧。这个过程挺熬人的,我要找核心,找速度,还要形成肌肉记忆,所以要不停的练。”

安远驰满脸愧疚:“我没问题,我就是穿的多了,你等着我脱了衣服。”

郑晔瑜就嘻嘻笑着:“峰儿要是能把四周练出来,是不是咱们华国年纪最小完成四周的运动员啊?这样也有我们的功劳。”

安远驰一听,干劲儿更足了。

甩了自己的外套,把里面的保暖衣的衣袖撸到手肘处,露出一片白的发亮的软肉,“来!说好了半个小时一换,谁都别拦我!”

有了兄弟的帮忙,本来就差临门一脚的杭峰,进步可以说是跳跃性的成长。

原本计划要一下午的时间,两个小时后,就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杭峰的训练目标。

这应该说一种水到渠成。

毕竟杭峰在三周已经憋了两年,而他现在又是进步最快的年龄,很轻易就能够突破到大部分省级运动员桎梏一生的水准。

四点钟的时候,杭峰就忍不住换衣服去雪场进行实地训练。

安远驰和郑晔瑜就从租赁处拿了一件羽绒服外套,跑去二楼看杭峰训练。

自己进场滑雪玩这种事儿,好像比起看见杭峰的成果,变得毫不重要。

二楼还有不少家长在等待孩子,有的家长兴致勃勃的趴在护栏边看,有的缩的远远的玩手机,家长的人数比学生还多,有些家里来了两三个大人,举着手机一个劲儿地拍。

郑晔瑜没有停留,带着安远驰熟门熟路地去了U型池的上方,这里没人。

滑雪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级滑雪只要会滑就好,所以只要用到中间的雪道训练就够了。

中级滑雪则是能够完成坡度7°,有转弯、有不平路段、有微跳台的雪道,一般人基本达到中级滑雪的水准就够了,国内国外的任何一个雪山都可以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