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极限运动员该有的血性(第2/5页)

“公园滑雪被归到滑雪大项里,倒是冲浪还在咱们这边。”

“早晚要划出去。”

有人这样说着,得到其他人的点头认同,继而是一片唉声叹气。

“得到大众认可的项目,就有自己的职业队,就分出去了,剩下的小项没有赛场,只能在角落里吃灰,咱们就当自我娱乐吧。”

“所以说明星运动员的重要性,最好是那种擅长很多项目,两三个极限运动,带起其他项目,才有戏。”

“谁不知道呢?但这根本不可能,一个项目拔尖儿就已经很难,还想在各个项目厉害,可不是一个省冠军、全国冠军,老百姓现在可只认世界冠军,还得是那种有含金量的世界冠军。”

东哥点头,突然转头看向杭峰:“大家就是聊聊,你别往心里去,我们都是夕阳运动员了,就是自娱自乐。你还是要坚持,也要对这个行业有信心。”

杭峰点头,但情绪还是有点被感染,低沉说:“全国冠军的关注度确实很低,可世界冠军太难了,需要付出的精力很多,就读不了书了。”

大家被他的语气逗笑。

“哈,对哦,你还在读书,高中是吧?高三可是个坎儿。”

“可惜滑板速降没有职业队,不然你走职业,出了成绩还是可以直接特招进体院。”

“还是别了吧,读书好就好好读书,滑板速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

“别说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也不好拿啊,这次就好好感受比赛,以后这个项目就靠你。”

“对,才读高中,多大?16?这么小?那最起码还能滑个十年,十年以后说不定就不一样。”

说话间,比赛已经开始。

贴着“1号”的选手率先出发,看台上安安静静的,加上工作人员一共也就3、40个人,很多人甚至忙着拍照聊天,都不知道比赛开始。

一个运动项目是否有发展潜力,资本不会去了解你的文化,也不会在意选手们付出了多少,他们只要看见观众是否多,是否热情就够了。

这种场面让正谈论的一群人都冷了下来,杭峰已经好一会儿没听见他们说话了。

有人受不了这气氛,干脆起身:“我去活动一下。”

“我也去。”

“一起。”

东哥叫着杭峰:“去动动。”

杭峰点头,起了身。

观众区和选手休息区就摆放在空地上的凳子,甚至没有靠背,就是那种圆的不锈钢凳子,因为运送方便。

也就大赛组那边摆了一张椅子,然后用塑料的成本不过9.9买一送一的警戒绳区分不同的区域。

质量太差,已经有塑料绳被扯断,落在地上,混着泥土被踩了不知道多少脚印。

杭峰参加过很多比赛,确实这次的比赛,是他参加过的全国专业组比赛最简陋的一次。

他活动身体的时候,甚至看见一些觉得无聊而离开的观众。

这些观众大多是因为元旦假期出来旅行,路过这里看个热闹,然后发现没有什么热闹可看,又起身离开。

就连唐隽也跑到树荫下面看手机去了。

就……一点儿不失望,和他想的一样。

滑板速降就是这样。

一个新运动的诞生,就是这么安静无声,然后在它逐渐茁壮后,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滑雪是这样,冲浪也是如此,他的父母都曾经从一片鸦雀无声中走过,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终有了今天的成就,路也未到尽头。

杭峰坚持活动了半个小时,再回去的时候,就连选手区里也没什么人了。

他待着无聊,去找唐隽聊了一会儿,又在附近看看风景,再活动一下,两个小时熬的很慢,太阳都挂在头顶上,透着几分毒辣的时候,赵哥才寻过来,远远地喊:“杭峰,准备了,现在叫到16号了。”

16号到21号,顺利也要半个多小时,杭峰揉着眼泪从裤兜里拿出耳机戴上,开始播放音乐调动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