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终相认(第2/3页)

像是一个在荒漠中独行许久的人,他已经习惯了在黄沙漫天中灰头土脸地、重复地走着,可就在他逼迫着自己习惯、接受满目荒芜之时,忽地有一双手将他从泥沙中抓了起来。

“阿姊……”岑析倾过身子,轻轻地抵在赵惊鹤的肩窝处,收拢了手臂,讨得了一个迟来了二十几年的拥抱。

他的身量比赵惊鹤要高,可他却像个孩子一般尽力拱着身子,缩着头,只为能够够到她的肩窝。

感受到肩窝处慢慢渗出冰凉的湿润,赵惊鹤宽大的袖袍略过下头的火盆,扬起细碎的火花,她眼眶发酸,眼中漫过一丝水色。

竭力压制住涌动的心绪,赵惊鹤深深吸了好几口气,勉强平复心情,拍了拍岑析的后背:“好了,别让我哭,我受不住哭。”

岑析久闻她身子不好,闻言立马起来了,握住她微凉的手,关切道:“阿姊的病……”

“不是什么要紧的病。”赵惊鹤道:“我今日来,是想问你今后的打算。”

岑析眼神一暗,轻声道:“岑家世代英明,皆随着爷爷去了。此后岑家世代不可科举入仕,我能做的……不过是如今好好地安葬爷爷,之后再陪伴在瑞王殿下左右。”

“若是瑞王殿下败了呢?”赵惊鹤道:“你不该将自己全然托付在瑞王的手中。”

岑析错愕地看着赵惊鹤:“岑家一直扶持的不都是瑞王殿下吗?”

赵惊鹤抹下手腕上的佛珠,斯条慢理地解开线头,捻了两颗出来,放在岑析的手心上。

岑析看着掌心中两颗大小相同,色泽相似的佛珠,怔怔地看着赵惊鹤。

“这是君,这是臣。”赵惊鹤道:“君臣从来不是一大一小,一明一暗。他们就像是这两颗佛珠,只有最相似的才会被串到一起。明君之侧为明臣,昏君之侧为昏臣,便是此意。往昔,瑞王殿下太过倚仗岑家,岑家一旦倒下,殿下便陷于泥沼之中。如今你如果将岑家的起复也全然依托在殿下身上,也只会重蹈覆辙。”

“殿下不缺狠心,也不缺手段,他聪慧野心不下于太子,为何争斗几年,如今仍然落得下风,这一点你应当看得很清楚。”赵惊鹤道:“他狠心却不够狠心,他的软肋站在太子那头。迎风执炬,必定伤手,伤手又不肯放下,只能引火上身,殿下如果不能想明白这点,纵有鼎盛时期的岑家助他,纵使他登上至尊之位,也缺乏君心。”

“你也想过要质问他,可你又觉得是殿下自己的事,纵然你存心点破,可如果当局之人在装聋作哑,你便叫不醒也点不破。”

岑析想起他质问赵珩的那一句“你为什么不杀了裴朔雪”,心中微微发涩。

“那我该怎么做?”岑析问道。

“岑家生根的活路,一直都在北地。往北去。”赵惊鹤点他:“陛下没有大的胃口一下吞下整个岑家军,他能做的不过是将他们分崩离析,可论这朝堂之中,又有哪个人能比戍卫三代的岑家军更加了解北疆,因此陛下就算想要揉碎他们,也只能将他们揉碎在北地。”

“可是若是时间长了,北地没有主心骨,岑家军才是真的散了。此刻你要做的便是去做那个主心骨,越早去越好。”

“陛下那处不会放我去的。”

“不日岑将军衣冠当入北地陵墓,到时候自平都白幡一路北上,而此事由我负责。我会想办法让你在随行队伍之中。”赵惊鹤扳正岑析的肩膀,嘱托道:“记住,去了北地,重拾旧部。瑞王未登大宝,不可回都。”

“你在北地站得越稳,瑞王在平都才越有底气。同样地,瑞王在平都再无阻碍,你才能重振岑家。”赵惊鹤道:“君臣君臣,自当相辅相成。”

“那你呢?”岑析道:“陛下不可能不知道阿姊的身份,阿姊留着岑家的血,陛下为何这么多年来如此信任阿姊,甚至甚于别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