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广陵别(第2/3页)

“彼时靖玳公主不过是个孩童,若是落在其他稚子身上,岑家定是不信地,可这位公主自会走路起便喜欢玩弄些蛇虫,性子孤僻又奇怪,与什么人都不亲近,加上她出生时曾被报恩寺的和尚算出于兄长有碍,皇后娘娘素来不喜她,她心生怨怼也是情理之中。”

“就算不是她,彼时岑家势微,陛下已经给了一个台阶下,岑家不好不应,这桩事便算过去了。同年,你父亲在都中养病,岑老将军征战北方,粮草补给不及时,险些丧命战场,与此同时,岑贵妃在宫中诞下皇子——”林明恩顿了一下,看着岑析道:“就是如今的瑞王殿下。”

“瑞王殿下被辅帝阁阁臣判有祸国之命,陛下背着岑贵妃想要对他下手,岑贵妃产后虚弱,还是拼命让宫中嬷嬷趁着陛下不备之时抱着孩子逃出宫,寻求你父亲的庇护,你父亲自然知道兹事体大,他病重未愈,恐不能相护,便一面藏住孩子,再传信给岑老将军。”

“之后你父亲出家,带着瑞王殿下定居在寺中躲避陛下追查,这一躲便是二十年。你应当知道,你父亲带着瑞王殿下四处游历,明里是游僧,其实暗中也在为岑家军找寻一条出路,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广陵认识了做私铜生意的勾当,由此起了心思。”

“军中最主要的不过就是军械和军饷,陛下对岑家两方收紧,军中士兵无趁手兵器,无饱腹军饷,更容易滋生暴乱,更何况,自从你父亲亲自培养出的部将折了大半之后,岑家军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新选上的人想要他们口服心服还需要过程。这个时候,谁能将钱财和军械掌握在手中,谁就能将岑家军的咽喉握在手中,这个道理,你父亲明白,陛下也明白。陛下以国库空虚的由头,连年减少拨款,你父亲便靠着铸私铜将这个缺口补上,两相对抗直到今日。”

“只是年头长了,岑家军中未免生出想要用私铜去赚大钱的人,甚至有的人为了泄私愤,将质量不好的兵器换给自己看不惯的人用,这样的事,在岑家军中越来越多。而对着这些老人,岑老将军还怀着对已死之人的愧疚,很难彻底放开手去查办,况且,他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当中定有人将你父亲,将岑家供出来,到时候整个岑家都会为此倾覆……所以……”

“所以……”一直默默听着的岑析咬着牙接过话,“爷爷就默认他们私自从铸铜中获利,甚至准许他们的亲眷参与到铸铜之中,以此达到平衡。”

岑析总算知道,为什么他和赵珩在上阳的那两年,他们总是感觉岑家军自上而下就像一块铁板一样,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融入进去,原来是这样……有了共同的利益,又有了共同的情义,别说是他和赵珩,就是陛下亲自去上阳慰问,恐怕也查不出什么。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下去,所有积蓄起来的怨愤,争夺利益分配的不公、争吵,私下的复仇和战场的暗枪,终究都会在达到某一临界点后彻底爆发,到那个时候,岑家作为埋藏火药最中心的区域,坍塌得最快也会最狠。

如今已经不是岑家如日中天的时候了,那个宫中贵妃掌后宫事,岑家父子联手上阵,双将帅北驱草原部落,直至嘎达河畔的盛景早已谢幕。

铸铜一事一旦暴露,他们全会万劫不复。

——

一个多时辰后,岑析才和林明恩从石壁处回来,较他拖林明恩进去的时候,脸上少了愤懑,多了些担忧沉重的神色。

倪书容一直守在外头,瞧他神色不对,忙上去扶住人,在他耳边轻声道:“郡守方才就回来了,我一直守在这里,没让他靠近。”

岑析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收拾好心绪,迎了上去,问道:“大人可曾拦住运输之人?”

广陵郡守微微皱眉:“倒是堪堪赶上,抓住了那些人,可据他们交代,今日晨起时已经送了一批军械出去,好像是往北边去了,走的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