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学子争(第2/3页)

裴朔雪院中的四人倒没有一个搬出去的,柏崇家境贫寒,囊中羞涩,难以去会馆中建交,岑析倒是他们四人之间身份最高的,可他考完后先是蒙头睡了一觉,而后便和一群旧友出去吃喝玩乐,晚上又宿了回来;唐济前去拜访了唐家,听说通了些门路,过几日要搬到唐家准备的别院去,裴朔雪则是在房中养伤,懒得动弹,只等放榜的日子。

黎国科举未免舞弊,批卷的主考官和副考官都是在科举之后才选出来的,选出后另择别院而居,不通外界,选出进士二十三人呈给陛下选出三甲。

裴朔雪虽一直闲在屋中,甚少出门,可唐济是个不闲不住的,常在外行走,说近日平都热闹得很,学子间流传着一则趣事——也不知从哪里传出的消息,说陛下要在此次三甲之人选出二人作为赵鸣鸾的驸马和赵惊鹤的王夫。

这个消息一出,平都百姓觉着这是莫大的殊荣,可有志于功名的学子倒难得的谦逊,不想当这个三甲之人——安南王赵惊鹤自不必说,有着封地和王爷之位,王夫必定是养在府中,赐一个闲职的;而赵鸣鸾身为公主,虽没有什么大的实权,可驸马的职位也不会太高,尚公主之后,驸马的仕途一眼便能看到头。

众人都觉得陛下会挑选状元和榜眼,倒是个个想当那个捡漏的探花,但也不乏想要攀上些皇亲的,觉得尚公主和当王夫自有一道晋升之路。

众说纷纭中还未有定数,又一桩事传了出来。

安南王赵惊鹤上奏陛下的折子中言不愿和赵鸣鸾一同召夫,且觉得文人墨气重,太过绵软,压不住她的病气,陛下若是有意赐婚,听说近来平都风头无二的瞿家小将军还未婚配,一身武功,容貌上乘,倒是可以做她裙下之臣。

此话一出,朝中哗然。赵惊鹤向来是张扬惯了的,她身子弱,陛下几乎事事都顺着她,可此事却是触到了陛下的逆鳞。

瞿逢川正是朝中新贵,又刚立了军功,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如此少年英才镇守北方方是择贤,且陛下本就有要以瞿家这么一个不沾世家也不沾寒门的家族破开朝中局势的想法,自是不愿意将这么一个人锁在赵惊鹤的后院中。

这个道理,陛下明白,赵惊鹤自然也明白,她只是迂回地用此方式拒绝陛下的赐婚。

裴朔雪先听着陛下要选才赐婚的时候,着实担心了一下,若是自己被选中,自是不能在仕途上更上一步的,可又听到下文后松了一口气。

在蜀州的时候,他只是远远地听过这位安南王的名讳,知她先天身子带有弱症,颇通权谋,陛下赐安南为其封地,百般宠爱,甚至放兵权给她这么一位弱女子,从未有过忌惮之心。

她这个安南王当得比赵鸣鸾一个正经的公主还要过得尊贵,尊贵得裴朔雪都忍不住怀疑她会不会是陛下的私生女了。

唐济见他话头有隐隐打听赵惊鹤身份的意思,凑过去悄悄道:“听说她是皇后的义女。”

裴朔雪挑了下眉,示意他说下去。

“我也不敢确定,好像说是安南王的父母早亡,安南王本人当年又救了皇后一命,所以被收为义女,未成年就封王安南,迁居封地,这些年来一个人撑住了南边的疆域,南蛮已经十年未曾在边境卷起风浪。”唐济疑惑道:“说来也怪,她这么病势缠。绵,根本上不了战场,居然也能守边境十年,倒是个巾帼英雄。”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策,这位安南王绝不像她表现出的那么跋扈无理,这一点他能看出来,陛下必定也能窥见几分,可听唐济说,陛下听了她那些狂悖之话,只是笑笑,丝毫没有怪罪她的意思,甚至还准了她择婿之权,算是宠爱到了没边。

赵惊鹤这么一闹,赵鸣鸾也紧跟着上书,说自己潜心在外游历,未曾有成亲想法,希望陛下能宽宥几年。赵惊鹤的偏爱在前,赵焕也不能显得太厚此薄彼,只得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