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娇生惯养(第2/3页)

她抬眸,看着谢无度的眉眼。

谢无度和萧清漪其实并不像,大概他更像谢临。但谢临死于谢慈出生那年,谢慈对他没什么记忆,只在旁人口中听过许多。

在旁人口中,谢临是一个温润君子,因此常有人拿谢无度和谢临做比较,然后叹气,说谢临生的儿子竟是如此。

谢慈一向认为这些话都是虚言,她从不认为谢无度值得人惋惜叹气。反之,她认为谢无度是这世上最好的男子之一。

他有能力有手段,任谁都知道,武宁王是当今圣上的左膀右臂,深得圣上看重。当今圣上性子软弱,虽在帝位,可诸多事宜自己都难做决断,都得倚仗旁人。这些人之中,谢无度是最受宠的那个。自十五岁起,谢无度便在朝堂呼风唤雨。

谢无度的眉目俊朗,若单论长相,其实他是斯文那挂的。只是斯文之下,还有些不善,叫人不敢轻易靠近。

谢慈也不知自己到底要想些什么,思绪一条一条往外冒,这些日子她也总是揪着心,夜里都睡不安稳。这会儿听着谢无度的呼吸声,嗅到他身上熟悉的气息,眼皮慢慢垂落,也睡过去。

谢无度醒来时,谢慈还在睡着。

她纤长浓密的睫羽微微颤了颤,不知梦到些什么,眉心皱着,显然不是个好梦。谢无度伸手,抚平她的眉心,轻手轻脚起身,叫人备水,沐浴更衣。

他要进宫一趟,临走前叫他们不许吵醒她。若是她醒了,也叫她待在霁雪堂,一切等他从宫里回来再说。

-

大燕皇宫,勤政殿。

皇帝萧嘉义坐在宝座上,神情写满满意二字。

“敛之,你此次做得极好,朕要重重赏你。你有何要求,尽管提吧。”

萧嘉义看向谢无度,目光赞赏至极,他的这个外甥,一向极有能力,这一回也不例外,将事情办得很好。

去年秋,皇帝外出行宫狩猎,没成想竟射中了一个人。行宫早就清场过,谁也不知这人是怎么混进来的?人奄奄一息,拼着一口气,向皇帝告御状。

原来他本是承州一个普通书生,但因姐姐有几分姿色,被当地的县令强行霸占,丢了清白。他们家人去讨公道,反而他爹被县令打死,姐姐因此心中有愧,没颜面活下去,索性也上吊自尽了,一家家破人亡。书生读圣贤书,咽不下这口气,便去承州上诉,没想到那县令给承州知州送了礼,知州护着县令,颠倒黑白,将书生打了一顿板子,赶了出来。不仅如此,原本书生还要参加科考,也被他们使绊子失去了资格。

皇帝听了这些,气愤不已。承州地方小且偏僻,一直以来都没出过什么大事,谁成想竟如此黑暗?县令本该是父母官,为百姓考虑,却欺男霸女,为祸百姓。而承州知州与那县令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皇帝当即便命人去调查此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类似这样的事在承州还不少。

皇帝震怒,在一个小州尚且如此,这大燕的官场不知几多黑暗?

官员贪污**之事,皇帝也有所耳闻,本就有些想法,因着这事,终于决定彻底整治一番。皇帝便命谢无度前往承州,予便宜行事之权。

不过四个月,他便已经胜利归来,此次共带回承州上下做恶官员二十余名。

谢无度道:“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邀赏。”

话虽如此,该赏总还是要赏的,皇帝从宝座下走下,将人扶起身,拍了拍他肩膀:“敛之啊,正事说完了,你我舅甥二人,也该说些私事。你也年纪不小,前些日子,贤妃问起朕,说是家中有个品行兼优的女子,正十六岁,与你颇为相配,想让你们二人见上一见,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谢圣上美意,只是臣,暂时不打算考虑婚嫁之事。”

“无妨。只是贤妃与朕提起,朕便问问你意见。”皇帝也没有非要做媒的心思,问一句便罢了,转过身,又想起前些日子长公主府发生的事,道,“阿姐府中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