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齐帝点头,“就听齐老板的。”说着吩咐田七跟食客宣布。

正好翰林夫人喊齐浩临,他便进去了。

齐浩临这会不知道,一楼食客们听田七宣布毕,差点蹦起来。

万万没料到,今儿能有机会在御前一展才华啊!

只要写了诗,经苏翰林点评,最后颇佳的,定会呈到皇帝跟前。

若诗作入了皇帝的眼,从此就平步青云了。

十年寒窗苦,为的是卖与帝王家。

翰林夫人喊齐浩临进去,却是悄悄告诉他道:“佛奴,田七挑来的卷心菜和番薯,我已估了价,待会叫人结算给你。”

说着报一个价给齐浩临,又道:“小伙计正要出去采买,你想买什么,不若把银子交与他,让他一并采办。他买的多,价位定然便宜。”

齐浩临大喜,便报了要买什么吃食,要添值什么用品,最后又道:“还要买一瓶雪花膏给母亲和妹妹擦脸。秋天了,天气干。”

翰林夫人一听,差点红眼眶,唉,佛奴这孩子真是……

她有些不忍心,喊住齐浩临道:“今儿有一道菜,叫宫保鸡丁薯薯球,顾名思义,里面有鸡丁和番薯,其中用的薯薯,是你送来那些番薯。另外一道汤,叫白玉黄金汤,里面搁了你送来的卷心菜。孩子,待我去瞧瞧,若是这两道菜卖得好,就再给你添点银子。”

齐浩临大喜,凑近道:“谢谢外婆。”

翰林夫人摸摸他的头,唉,孩子过得苦啊!

待齐浩临走开,翰林夫人便去跟张太后嘀咕道:“就不能问问国师大人,说佛奴现下身子瞧着康健,是不是不用再过得那么苦?”

张太后压了声音道:“哀家也如此想,待回了宫,自要跟皇帝提一提。”

正说着,却听得那边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其中一桌的举子写了一首好诗,一时得意,站起来吟了一遍,众人正给他鼓掌。

一个时辰后,苏翰林放账本的桌上,搁了一大叠诗稿。

苏翰林:敢情今儿来吃饭的,人手一首诗?

三个小娃儿站在案前,看着一大堆诗稿,同样目瞪口呆。

这些食客真是来吃饭的?

瞧起来真像是来考试和写诗的。

外间,田七悄跟齐帝禀道:“皇上,司农大人求见太子殿下。他品尝了宫保鸡丁薯薯球和白玉黄金汤,发现里面的番薯和卷心菜品种优异,因想要看看未煮的,说这两种若是好品种,值得全国推广种植。”

齐帝一听,神色严肃起来,吩咐田七几句,便去找齐浩临。

稍迟,两人进了二楼一间静室。

很快的,司农来了,一进门,他朝齐帝拱手道:“齐侍卫也在。”

齐帝“嗯”一声,介绍齐浩临道:“此是皇子,小名佛奴,你可喊他小名,也可喊殿下。”

他说着,跟齐浩临介绍司农道:“他是本朝司农大人,专管全国种植农事,你喊他唐大人即可。”

司农大人一听齐帝的介绍,心下便知道,此后他可用原本身份接触太子殿下,不须过多演戏。

齐浩临听得司农要推广卷心菜和番薯,却是惊喜,若推广出去,当年丰收,解了民困,则他算是于国有功吧?

他指指地下的番薯和卷心菜道:“你看看。”

司农马上蹲下去检看,看毕站起来,惊喜道:“这两种,正是农书中记载的优异品种,可否说说,种植多长时间结果,有否虫害,施了什么肥……”

齐浩临天天观察卷心菜和番薯成长情况,自是熟知种植情况,当下一一细答。

司农当下已是要了纸笔,一一记录。

他记录毕,眼含热泪道:“照此情况,此两种虫害少,生长快,味道佳,正是百年难遇良种。推广种植,是造福万民。”

他朝齐浩临行个礼,“我先替天下万民谢谢殿下!”

齐浩临忙还礼道:“唐大人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