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第2/3页)

应雨时又希望棠棠可以尽快解决婚姻大事,但棠棠表示:她就是没有遇上喜欢的人,所以她不想结婚也不愿意处对象……这让应雨时十分无奈。

——姜女士为了照顾小黎锵,曾动过退休的念头,但被栀栀劝住。于是姜女士花钱请了一个姜家的四十多岁的女性乡下亲戚过来,让帮着带小黎锵,平时在家呢有赵阿姨帮着看,姜女士下了班赶回来再教养一下两个孙子……倒是比她辞职带孩子强。

——黎家、姜家的亲戚们,变化都不太大,从军的从军、从政的从政,大家都稳稳当当。

在栀栀和黎恕的学习和工作方面:

——栀栀顺利毕业,已经拿到了硕士学历,目前正跟着黄教授读博。

在黄教授的帮助下,栀栀申请的“淡化海水无土栽培农作物”的项目已经立项,栀栀准备把这个项目拿到海鸥岛去做一期实验。

——黎恕的学习进度比栀栀稍慢一点,毕竟他所涉及的学科多,项目也更复杂。他倒也不着急,只是按部就班的继续一点一点开展工作。

==

一晃到就到了一九七八年的暑假。

栀栀和黎恕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海鸥岛。

说起来,栀栀和黎恕是六七年来到的海鸥岛、七三年离开,七八年又回到了这座美丽的海岛上,忍不住思绪万千。

海鸥岛和正义岛似乎还是以前的模样儿……

但细看下来,又有着种种不同。

双岛早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性基地,不但是“优质农产品展示与培育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南方八省幸福指数最高的“富裕生活小区示范中心”。

其中,海鸥岛是优秀农产品展示中心:

——海鸥岛上的目测可使用土地,已经全部开发为实验田,井井有序地种植着各种优质作物。

——从年头到年尾,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和组织过来,一是参观、一是培训。

——当初栀栀离岛时,海鸥岛上已经有七个科研项目,到现在已经承接了一十一个科研项目。当然,海鸥岛为科研主岛,这几年来,南瓜岛、东陵岛等一些岛屿逐渐成为海鸥岛的辐射区,也成为了科研岛。

——为保证海鸥岛的工作环境,目前岛上只安排了值班宿舍,只有在岛上值班的知青们才会暂时住在海鸥岛上。

那么,大家都住到哪儿去了呢?

当然是住到了隔壁的正义岛。

正义岛是富裕生活小区示范中心:

——正义岛上现在共有近三百户住家。原来的叔叔爷爷们,有一部分人和珍珠山的婶婶姨姨们联姻,还有一部分人则与南陵附近的寡妇结婚,这部分人不满百户,他们结合之后,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养育了孩子。

——正义岛上还有一百多个叔叔爷爷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再结婚了,所以他们住进了集体宿舍去。

——还有近一百户人家,则是在这几年里,在南陵地区结婚、迁居的知青们。他们是目前海鸥科研中心的维护者,也是双岛社队的成员。他们把家安在正义岛,平时往返于海欧岛和其他科研岛,有时也会领着双岛社队的任务出差……

所以正义岛上的房屋被修建得整齐漂亮,多以楼房为主。

三百多户人家,约有一千一三百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百多,四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百多,三十以上的中年人一百多,三十以下的年青人三百多,十岁以下的孩童也有近一百个……

为此,岛上设立了医务站、学校、图书馆,还有小卖部、文体中心、电影院、公共食堂等基础设施。

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在南陵来说,正义岛上的居住条件算是最最最好的了。

栀栀和黎恕来到了海鸥岛,大家都高兴坏了!

这会儿大家陪着栀栀和黎恕参观完海鸥岛和正义岛后,便拖儿带女的坐在昔日的食堂里聚餐,热烈地聊起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