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5页)

辫子爷爷激动地叫嚷起来,“俺们也可以学着裁剪衣裳!俺都已经学会织毛衣了,还怕什么缝衣裳啊!”

高甜甜对洪禾禾说道:“你的担心,我在买布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但是没关系,栀栀会想办法的。”

栀栀啼笑皆非。

——甜甜这是怎么回事,把她当成无所不能的神了吗?

不过,刚一看到高甜甜买回来的这些布时,栀栀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这50匹布呢,可以送给正义岛的叔叔爷爷们。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要……付诸劳动。

栀栀之前是一直忙于海鸥岛的建设,但现在已经年底了,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一过完年就要考虑春耕……

栀栀决定用这些布,来当作激励正义岛居民愿意耕种的奖励。

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物资,真是让栀栀又是欢喜又发愁。

——淘换到的、兑到的、买回来的大米各种豆子之类的粮食足有八|九百斤!

——各种鞋类、日用品等等足足打了六个大包袱!

——外加来时每个人自带的铺盖、换洗衣物……

现在还多了50匹布!

“我的天哪!这怕是一趟根本搬不完啊!”栀栀扶额。

大当家说道:“不怕,我找人来搬。”

她又对栀栀说道:“你们睡午觉吧!”

栀栀一想,在于出力气这一方面,她向来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索性就听从了大当家的安排,和小伙伴们回屋里打地铺补觉去了。

大家一块儿睡到傍晚七点多才被叫醒,喊她们起来吃晚饭。

个个揉着眼睛起来了,栀栀发现刘八萍两口子带着俩小的回来了,正一脸的兴奋,正在跟大当家说着今天她俩去摆摊的情景。

“……人都好相与的,都说我们的鱼汤面条味道好!昨天我们在家里烧汤,火车站那边一个上午就补了六次汤……但我们也晓得,昨天的情况不一样嘛!主要是栀栀她们教训了那个祸害人的唐五,老百姓心里高兴特意来捧场;再就是昨天毕竟是第一天试卖鱼汤面,老百姓们贪新鲜图好奇嘛!”

“今天不是赶圩集,来买汤面的人明显没有昨天多,从今儿一早到下午也只卖出去五六十碗。我想着啊,这才是正常的销量……我和老文也商量过,以后我们啊就只作早饭和午饭的生意。毕竟到了晚饭时候啊,也没人想吃汤面了,更愿意吃蒸饭和炒米粉这些的。我们呢,一早出去做完午饭就回来,家里的活计才能顾上,孩子们也要管教嘛!”

“大当家,我和老文已经算过账了,这一碗鱼汤面卖二角钱,一天卖六十碗就是十二元钱。这一碗面用料二两面粉,六十碗面就用了十二斤面,一斤面粉二角钱这就是两块四……”

“再算这大海鱼的价格,一斤海鱼四角钱,……我一碗鱼汤面放一块二两多重的,一斤鱼肉够放五碗,六十碗就是十二斤鱼肉,再加上熬汤底的鱼头、鱼骨和鱼尾,每天至少需要两尾十来斤重的鱼。二十斤重的鱼,就是八块钱。”

“就依每天卖60碗鱼汤面来说,我一共挣到12块钱,面粉成本去了2块4,鱼的成本是8块,等于我每天还能余下1块6角钱!更不要说,到了周末赶圩集的时候,生意还会更好!这一个月下来,我们怕是能挣到五六十块钱!简直就比国营厂子里的饭碗工还好!”

说着,刘八萍一脸的喜气洋洋。

“大当家,以后就劳烦你,每天想法子给我们送两条大鱼过来……不用送到刘家村,让我那口子去入海口那儿接你们的船就好。”刘八萍意气风发地说道,“……再让老文每天送八块钱过去,我们有鱼,你手里有钱,以后叔叔伯伯们想买件衣裳买双鞋,去医院看看病啥的,也不愁手里没钱了。”

大当家说道:“给你三条鱼吧,你家里孩子多,要吃点儿肉才能长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