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7页)

一中是整个西口市最好的初中,成绩差了还读不了,如果这次两兄弟考不好,那城里学校就甭想去了,还是乖乖在公社读吧。

两兄弟从小到大就没分开过,这读书自然也想在一个学校读,为了到时候不被分开,两人真是把吃饭时间,都拿出来复习了,就指望着能一起进一中。

卫志辉还好,他的成绩比较稳定,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而卫志勇这个做大哥的,在读书上就比卫志辉要差一点点了,但也不是很差,班里前十名的位子,还是能坐上的。

可这是公社的小学,他们的成绩在公社勉强还成,可放到城里就有些不大够看,所以,这段时间,卫家三个孩子,卫志勇反倒成了那个最努力的了。

今年端午后,苏若楠和卫志华把厂里的工作给停了。

两人背着包,大江南北走了一趟,然后又去了一趟江省,从苏家老两口那边弄了一笔资金,在西口市北山弄了块地,办起了家具厂。

北山这边不比南山和西山,北山还没有开发,荒地特别多,这两年,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已开始找政府弄地,在这边搭小厂子。所以,苏若楠也把厂开在了这里。

其实苏步青是想让苏若楠和卫永华把厂开在江省的,但做厂子,对交通有一定的要求,江省虽然是大城市,可要说交通方面,却有些不如西口市。

因为西口市靠江,还有货运渡口,厂子往外省出货,还是西口市最方便。

新开的家具厂主做绷子床,而绷子床所需要用到的棕绳,卫永华直接交给了老家的卫永治,让卫永治去动员村里的人牵棕绳。

每把棕绳,卫永华依旧给他一块的价,让他去收,做绷子床需要大量的棕绳,有多少,家具厂都吃得下。

卫永治接了这活,转头开价八毛钱,让村里面的人做。

八毛一把五十根的绳子,这要一家子人一起做,一天都能牵上十来把绳子,那就是八块钱一天。这年头,卫永凯和陈舒敏两口子在机械厂上班的工资加起来,也才三四百块钱一个月,能足不出门,在农村就挣到别人进厂才能挣到的钱,谁不愿意做啊。

一时间,甘华镇那用来做引火柴的棕树皮,开始蹭蹭蹭涨价了。

以前卫永治和周大红买棕树皮,五分钱就买一斤,现在这东西,却涨到了一毛钱。

不但棕树皮值钱了,周大柱这学了三年多木匠活的小木匠,也开始有活了,而且还是大批量的活,因为,牵棕绳得有摇摆车,这东西除了木匠,别人还真做不来。

于是,那些想牵棕绳换钱的,就开始找周大柱定摇摆车了。

而卫永治则每天晚上七点钟,在自己家院子里,定时定点收牵好的棕绳,然后第二天,他和卫永红还张冬梅一起背去镇上,坐车送去北山家具厂。

现在家具厂刚落成,要的量还不是很多,等到以后家具厂彻底稳住,卫永治这专提供棕绳的,怕还得换个地方收绳子才行,因为到了那时候,家具厂所需要的棕绳,绝非是一个良山大队就能提供的。

六月底,小升初的考试马上开始。

卫子英还以为潘玉华和别的同学一样,都背起小书包,准备把教室让给初中部的哥哥姐姐们考试了。

“卫子英,潘玉华,你俩去校长办公室一趟。”

卫子英和潘玉华甩着手,准备回家了,才踏出教室,林国栋就把她俩给喊住了。

“老师,啥事呢?”卫子英转头,水灵灵的眼睛,疑惑地盯着林国栋。

教室门口,林国栋一手拽住他的小舅子,一手拿着教案,道:“校长找你们有点事,你们先过去,我一会儿就来。”

卫子英不明所以,乖乖哦了一声,脚步一转,就和潘玉华去了校长办公室。

教室里,付彪被他的姐夫拽着,还调皮地学卫子英说话,掐着嗓子哦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