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9页)

特别是棕绳的来源,这可是做绷子床最主要的东西,到时候办厂了,他们的棕绳绝对会很多很多,这可就不是卫永治一家就能提供的了的。

这其实说起来,已经是一个产业了。棕树皮,打散棕树皮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棕绳和制绳的木车……每一样,都是一道工序,这些工序,不可能由家具厂里来完成,得去乡下找人收才行。

怎么做,怎么收,都是个考验,她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行。

想到办厂,苏若楠不由得又想到了上头公派人出国的消息,这消息,无疑证明了国家开发经济的决心,她只要跟着国家政策走,一定能让自己的小家越来越好。不定以后老了,还能留下一份家当给几个孩子。

说起公派出国这消息,苏若楠其实还是通过潘玉华亲妈知道的。

谁能想到,潘家那被捡来的闺女,竟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妈妈。

在苏若楠眼里,她姐姐已经算是很厉害的女性了,但这位赵女士,在事业上竟不输她姐分毫,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她姐更优秀。

两年前,潘家托她爹帮忙打听潘玉华亲妈的消息,这一打听,竟打听到赵叶兰被上头选中,成了几百个公派留学生中的一个。

那会儿赵叶兰正在首都党校学习,她爹打听到她的消息,却联系不上人。还是她学习完,出国前夕,她爹拜托的人才把潘玉华的消息送到了她手上。

但是来不及了,因为她当天就要坐飞机出国了。

匆忙之下,赵叶兰只拿了一张她的相片,和四百多块钱加一封信,让人转交给潘家。

这封信是通过她爹的手,送到潘家的。

信上的内容挺感人的,但也明确表达出一个意思,就是她现在有任务在身,没办法亲自来潘家详细谈这些事,并说,让潘玉华就呆在潘家,等到她完成任务,她一定会来看她,还着重提了一点,让潘家别让潘玉华去接触她亲生父亲那一边,一切事情,等她回国后,亲自来处理。

当初给赵叶兰带话的人,是苏步青曾经的战友,这个战友是老党员,如今在首都任职,也因为这,赵叶兰完全没有怀疑带话人的话。

潘家这边接了信,心里面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一家人还是和以前一样其乐融融。

“妈妈,妈妈,你后天有空吗,可以和我一起回趟镇上吗?玉华姐姐后天要去学校报名上学了,我也想上学,妈妈,你后天回去给我报名好不好。”

卫子英进院子,把身上背的帆布包,挂到墙上钉子上,小嘴一张,一连串的妈妈从她嘴里喊了出来。

正在忙着拉绷床的苏若楠,听到女儿嘴里的话,动作一顿,停了下来:“你想上学?你才六岁,咱家不管是去镇上,还是去浑山都得走上一个小时,太远了,等明年再上学吧,到时候跟你哥他们一起来城里读。”

卫子英上学的事,是她和卫永华早就商量好的。

村里读书路太远,还得爬坡上坎,过两次桥,她要是和她哥他们那样,大一点她还放心,可她现在才六岁多一点,这路上万一出个什么事,怎么办。

“妈妈,让我去嘛,哥哥们上学了,玉华姐姐也上学了,就我一个没上学……”卫子英听到她妈说要明年才能上学,小嘴一瘪,两只手抓住苏若楠的胳膊,撒娇地摇啊摇。

摇得时候,她整个小身板也跟着晃了起来。

“真想上学?”

卫永华搓了搓手,有些扛不住小女儿的撒娇,虽然卫子英撒娇的对象不是他。

卫子英眼睛一转,看她爸爸,然后果断丢开妈妈,跑到爸爸身边:“嗯嗯,我要和玉华姐一起上学。”

她是想上学,但是得和玉华一起上。她得紧跟着玉华姐的脚步,一起走……

至于妈妈说的来城里上学,嗯嗯嗯,统统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