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8页)

两祖孙到了镇上时,恰好撞见陈丽抱着孩子,从卫生所里走了出来。

两方撞见,都楞了一楞。

周桂瞥了眼陈丽,然后就直接无视了她,带着卫子英往汽车停的地儿走了去。

陈丽没动,神情不明地盯着周桂背上的背篓。

她眼尖,好像在背篓下面,看到了好些书……

她盯着那些被压住的书,脑子里不知在琢磨什么,等周桂和卫子英上车后,她眸子一暗,背着孩子,去了凤平庄那边的知青院。

甘华镇一天有两趟去城里的车,周桂赶巧,刚坐上中午十一点过出发的那一班。两祖孙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就到了西口市的长江渡口处。

西口市还没过江大桥,汽车到了渡口,等了差不多二十几分钟,才等到过江的船靠岸。

船一靠岸,汽车就缓缓驶向甲板,上了船。

这是卫子英第一次见长江,小丫头呆她奶怀里,大眼睛好奇盯着车窗外。

如今虽是入秋,长江水已不如夏季那般汹涌,但依旧看着很壮观,一眼眺望过去,江面白帆点点,水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

江上还有几艘打沙船,正在劳作,轰鸣声老远都能听得到。

十几分钟后,船靠了岸,汽车再次启动油门,往西口市汽车站驶了去。

如今这年头,西口市还不算很繁华,建筑也不高,最多也就四五层楼,唯一比较高的,就是西口市前两年前才建成的医院。汽车站在市中心,从渡口那里上岸后,汽车又开了十几分钟才抵达汽车站。

汽车站人多,周桂担心卫子英走丢,一下车,就麻利地拿了根布绳子,系在了卫子英的手腕上。

今儿进城,她背的东西太多了,空不出手抱卫子英,所以,只能把小丫头套着。

祖孙俩跟着人群,走出汽车站。

周桂牵着绳子,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带着卫子英进了旁边一家卖包子的国有商店,周桂买了两个包子,随便问了一下老板,南山家具厂该怎么去。

这老板也是个热情的,给周桂指了汽车站对面的公交车站,说坐五路电车,就能抵达南山家家具厂。

周桂向老板道了声谢,带着卫子英过了马路,然后在公交车站下静静地等着车子。

卫子英第一次进城,心里对啥都好奇的很。

虽然这个年代,比不上星际时代发达,但也另有一番景色,卫子英当系统那会儿,对外面的认知,全是来自于制造者的输入,不懂,也不知道该如何欣赏,但现在她是人,有好奇心,她肉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值得她探索的。

等车这会儿功夫,小丫头便把周遭环境记住了。

她笑吟吟的,一边吃着小包子,一边听着马路上,自行车的铃铛声和汽车声。

吃着吃着,她眼睛一瞄,便见公交车站旁边,走过一大一小两个人。

大的是个男孩子,看着应该有十五六岁了,而小的则是个女孩,七八岁左右。

女孩手上拿着一根冰糕,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蓬松小裙子,头发打理得很精致,梳着两个小马尾,马尾上还有两朵红色的头花。

这女孩子长得精致,打扮的也很精致。

正啃包子的卫子英,在看到这个女孩刹那,乌黑眼睛就凝在了别人身上。

看的时候,她眼睛里还充斥着一丝探究。

卫子英的记忆很好,只要见过或是看过的人,就没有一个她不记得的。

旁边等车的女孩,虽然陌生,但卫子英却认得她。

暑假,她大姨来的那天,她曾在甘华镇上见过她。

那天,这个女孩子坐在收购站外面的石墩子上,一直盯着玉华姐姐看,那天陪在这个女孩身边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男人,今天陪在这个女孩身边的,则换成了另一个人。

不过,就是换了人,卫子英也能从这三个人相似的面容上,猜出他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