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虎头化了

在官场上, 只要不争上游,那想去偏远清闲的地方,是很容易达成的。

不需要当事人提出什么意见, 只要你不反对,那就是赞成了。

于是, 到八月时, 朝廷发下文书,将赵仲湜从密州观察使提拔为保大军宣抚使,就太原,这事情便算正式定了下来。

当然, 走也不是立刻出发, 朝廷对宗室是非常优待的,只要不是在当地赖上个一年半载,那拖延上几个月,都是正常现象, 朝廷并不会像那些知州一样, 催促上任。

加上再过两个月便要入冬, 北方的冬天上路是催命, 老赵和种氏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不年轻了,所以赵仲湜准备先让人前去安排收拾居所, 等过了年, 开春再上路。

而这几个月,整个密州和新镇都忙碌了起来。

新镇那边,要挑拣得力的人手前去太原考察选址, 要在这几个月里训练出一大批新的工人前去太原支持新的建设, 山水的价格开得很高, 不少想脱贫致富的工人都报了名,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人甚至竞争起来——因为新镇的作坊已经差不多饱和,想要再升一个炉长,要么去新的地方打拼,要么就得熬日子。

在工坊里训练过的工人要培训,要安家费,优先选择还没有成家的工人这一点,还很引起了一波反对。

一些老旧的制碱工坊赵士程准备转让出去作为在太原启动资金,结果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京东路,整个密州市舶司的船瞬间就少了一大半,许多商人冒着风险连夜乘船出海,前去东南一地筹集资金,准备拿下这赚起钱来让人口水长流的工坊。

那一次,这些工坊用的暗标竞价,当时整个竞标房里险些上演全武行,按山水的说法,她已经把许多商人的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准备回头写成故事,偶尔回味。

这次的竞标过后,赵士程将三分之二的碱坊都出让了,其中一部分被密州本地大户连手买下,剩下的被东南富商购入,山水牵头成立了碱行,她是当之无愧的行首,将来朝廷的摊派,碱的价格、她都有极大的发言权。

但是就算如此,山水发现赵士程也没有太开心。

小孩最近经常站在窗前,长吁短叹。

“公子,若您不愿,这些工坊,咱们可以不卖,我能帮你看顾好的。”山水开导自己的小上司。

赵士程微微摇头:“工业这东西,很难被垄断,我得到消息,已经有不少大户重金挖了咱们的工人,在私下里研究,我还不如直接把技术散布出去,免得他们折腾多了损伤身体。”

山水一边夸奖公子善良,一边问道:“那,公子你为何愁眉,是因为咱们以后会赚得少了么?”

赵士程无奈地笑笑:“钱是赚不完的,我只是难过。”

山水疑惑地看着公子,她不懂。

“这些工业,一旦散播开来,会有很多人,过得更难,”赵士程叹息道,“在咱们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坊主,只会给微薄的薪资,增长劳作的时间,用来赚更多的财富。”

他在散播资本,但资本最初的獠牙,不会有任何的感情,无论是千年后的这片大地,还是西方诞生之地,都是带着血和泪。

山水怔了一下:“这,这有什么不对么?公子你给的钱很足,还给了他们住的地方,他们不该多做些活回报么?”

赵士程摇头:“我们可以,但却管不了别人,你看那些佃户,每年耕多少地,又能得多少粮,能让他们多存些钱财么?”

山水思考了数息,安慰道:“公子,你救不了天下人。”

赵士程又转向窗外:“在我管不到的这些日子,希望这样的产业会更多,到时,我再来改变吧。”

发展工业,那么至少会有很长的无序发展时间,只有等他有力量了,再来考虑更多的事情,才能带来更多的法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