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风水宝地(第4/5页)

所谓代工点,其实就是代生产工作的地点。

晃儿岛这个代工点,是专门负责糊火柴盒的。

火柴厂里的活忙不过来了,就会批发做火柴盒的材料到各地的代工点,由居民们领去,然后糊好再送过来。

岛上有不少人就是靠着糊火柴盒的收益过日子,像一些家境贫寒的岛民,每天都会领一些火柴盒的活回去。

有一些家里负担大的,比如说娃多或者老人生病的军属,也会领糊火柴盒的活回去,补贴补贴家用。

于是岛上就出现这样一副场景,每天大伙买完菜,都会去代工点排队,领做火柴盒的材料。

往常邵华看一看就过去了,但今天不同,她买完菜,就排到了代工点的队伍里。

这就稀奇了,秦家夫妻两‘大手大脚’的事情几乎岛上每个人都知道。

又是给小孩做新衣服订牛奶,又是买昂贵电器的,就好像那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不少小媳妇都暗地里羡慕秦家的日子,但是秦厉跟邵华都是双职工,两人一个是团长,一个是学校食堂的大厨,都是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人家能赚能花,羡慕都羡慕不来。

所以今天一看邵华跟他们一样排在了领火柴盒的队伍里,可不惹人惊叹嘛。

孙连长媳妇是代工点的常客了,她揉了揉眼睛,豁,排在她后面的还真是邵华。

两人本就有过节,好不容易逮着个说头,孙连长媳妇想也不想地就嘲讽道,“小邵,你们这样的富贵人家也要来排队领火柴盒啊?”

邵华抬眼一看,又是这个烦人精,随口应付她,“家里没米下锅了,前不久又给你们家孩子出了医药费,兜比脸都干净,可不得赚点外快贴补贴补家用嘛。”

孙连长媳妇不就想听秦家没钱的事嘛,邵华满足她。

没想到,孙连长媳妇听到邵华这么说,非但没有幸灾乐祸,反倒是警惕地看了邵华一眼,话都不敢多说一句,领完做火柴盒的材料,拔腿就溜了,溜得还贼快,仿佛后面有人撵她似的。

把邵华都给看呆了,她好像没说啥吧?

邹小荷也排在队伍里,见状,嗤笑了一声,“她啊,是怕你揍她,一听到医药费三个字就溜了。”

也是,秦家两小孩打人了邵华都能说出‘随便打,医药费她掏的话’,说不准邵华自个也早就做好了自己打人自个掏医药费的准备?

所以孙连长媳妇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恨不得邵华没听到她说的那几句话,一领完东西,就赶紧溜了。

邵华脑子转了一转,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也忍不住笑了。

经过这个小插曲,刚好排队排到她了。

在代工点负责发放糊火柴盒的材料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大约二十岁,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估计是火柴厂派来的。

邵华道,“同志你好,我想领火柴盒。”

年轻小伙瞥她一眼,“你要领多少个。”

邵华想了想,“就领一千个吧。”

一千个并不算多,糊火柴盒这活并不难,要是手脚麻利的,一家人一晚上能糊好几千个火柴盒。

所以年轻小伙在本子上记下邵华的名字、住址还有领糊火柴盒的材料数量,就拖出一个蛇皮袋给她。

邵华接过蛇皮袋,晃了晃,里面叮呤哐啷一阵乱响。

她跟邹小荷打了个招呼告别以后,就回了家。

今天是周六,四个小孩睡得比较晚,但是十点钟已经起床了。

看到邵华除了买菜回来,还拖着一个蛇皮袋,四个小孩都纳闷了。

邵美琳哒哒哒跑过来,“妈,你买的这是啥啊?”

是不是好吃的?还用蛇皮袋装,莫非是一只肥肥的母鸡?

一想到母鸡,四个小孩都馋了。

岛上海鲜多,鸡鸭肉难买,是因为卖鸡鸭的人少,因为母鸡母鸭能下蛋生崽,长大了又成了老母鸡大鸭子,所以鸡鸭不仅贵还要票,不然金婶也不会费尽心思搞了小鸡小鸭回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