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第2/3页)

康熙想也没想,“你识字吗?”

说完又反应过来,荣妃确实识字。

荣妃:“……奴才,看得懂。”

当年胤祉刚回宫,荣妃说自己要学满文汉文,好与胤祉写信的时候,他只当她是一时兴起,不以为意。

可没想到她学下来了,这几年都有在读书,还跟着梧云珠的学习进度,一块儿练字,一手小楷写得很漂亮。

康熙尴尬一笑,“行,一起看。”

荣妃便凑过来,恰好看到义卖会开始,梧云珠把太皇太后赏赐的东珠手串给拿出来义卖了。

荣妃一怔,“哎——这孩子,这不是她最喜欢的首饰吗?”

喜欢到女扮男装偷跑出去,都随身带着的程度。

康熙知道荣妃不知道前情,便解释道:“梧云珠是看到城墙下数万灾民的惨状,动了慈悲心肠,这是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东珠手串朕以后再赏她十串八串,给她当嫁妆就是。”

荣妃立刻行礼谢恩,“皇上,这句话奴才就帮梧云珠记下了哦。”

康熙:“……”

两人继续往下看,看到拍卖师让人抬上来玻璃,胤祉对玻璃容器的描述和旁人的赞赏和好奇,荣妃也忍不住好奇了。

“皇上,那玻璃真有那般稀罕,比琉璃还要贵重?”

康熙轻笑一声,“朕说它比琉璃贵重,它便比琉璃贵重,朕要它比普通瓷器还廉价,它便不值钱。”

荣妃立即露出崇敬的神色来,“皇上说的是!”

康熙满意于她的识趣。

接着看下去,当看到那些土财主,竟然能为了一个玻璃用具,一口气随随便便拿出几百亩甚至千亩田地的时候,康熙不高兴了。

很多地主确实有钱,早年他们趁着大清天下未定,亟需筹备军需之机,仅仅花了五百两纹银,便能买到一个员外郎的缺,此后家里就算有良田千顷也免了田赋和劳役。

大清为了这一个个五百两,损失的却是万万倍的税粮。但为了社稷安定,他目前还无法改变这种劣势。

是以,看到那些人为了胤祉轻易就能大量产出的玻璃制品,给出越多的银钱和土地,他就看得越爽!

“好!”康熙看得拍桌叫好。

荣妃其实对田地多少亩有多大,能得多少田赋没什么概念,但她自从养了胤祉,就变得很会夸人,“都是皇上把胤祉教得如此聪慧。”

以前荣妃可是不会花言巧语的,所以康熙一听就认为她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听了心里格外舒坦。

紧接着,看到六七尺见方的巨幅平板玻璃被推上来拍卖,听拍卖师介绍那是大清国宝的康熙,又不淡定了。

那种好东西,自己竟然不是第一个看到的,可恶!

荣妃:“奴才见过皇上那里的平板玻璃,这个也只不过是大了些,当真有那么好?”

康熙冷哼,“自然是寻常得很,那些人没见过世面罢了,可笑得很!”

如果胤祉在这里,一定帮汗阿玛画一个[傲娇.jpg]的表情包。

看着看着,又发现胤祉拍卖的不是一块玻璃板,而是买卖权,他觉得太便宜那些无良地主了。完全没想过,自己才是整个大清最大的‘地主’这回事儿。

他有点生气,想说这些东西只能像东珠、人参等物一样,只专供皇宫使用。但看到后面,居然有个笨蛋花了三十万两纹银加上两万石粮食,换得这买卖权时,康熙又同情起那个人了。

他匆匆翻页,想看看那个笨蛋是谁,却猝不及防看到,恩师傅以渐儿子的名字傅宅揆。

康熙:“……”

考不上功名也就算了,怎么连个小孩儿都玩不过?他都替恩师恨铁不成钢。

不过想到那个小孩儿是自己生的、自己教养出来的,又觉得傅宅揆被忽悠也不冤。

再然后是拍卖会结束,梧云珠在胤祉的授意下,承诺给傅家五个国子监名额,以拉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