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4页)

“要帮忙吗?”宁秋砚站在围栏门口问。

关子明看了他一眼:“你怎么又来了?”

大家都很忙,只有自己在闲逛,宁秋砚有点不好意思,便说:“我来看看顾煜和你玩得怎么样。”

顾煜正在鸡圈里追鸡。

鸡毛干草满天飞,所谓鸡飞狗跳。

关子明问:“你叫他来的?”

宁秋砚:“嗯!”

“我谢谢你。”关子明阴恻恻地说,“他今天放跑了两只羊,踩烂一窝蛋,打翻了我的汤,还打算以后每天都来。”

宁秋砚:“……”

为了表达歉意,宁秋砚主动打开围栏的门,帮着关子明抱起了草料。随后他又在关子明的指点下穿上了另一双长筒靴,和关子明一起打扫了羊粪、牛粪,整理了鸡棚。

顾煜去烦其他大人,没过多久就跑来叫他:“小宁哥哥!他们要在这里搭火堆给我做叫花鸡,你也来!”

“谢谢。”宁秋砚摇摇头,“我不吃。”

“为什么啊?”顾煜身上脏兮兮的,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表情兴奋,“叫花鸡诶!电视剧里看过的,裹满泥巴的那种!我们在这里吃完后,坐他们的车一起回去,就不用赶晚饭了。”

宁秋砚只好说:“我今晚不能吃荤腥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关珩便需要进食。

所以按照惯例,作为血袋的宁秋砚头天晚上的这一顿都是吃素食,以清淡为主,第二天也不能吃早餐。

顾煜不懂这些,不过人小鬼大,眼珠子转了转便不再追问,跑去挖泥巴了。

倒是宁秋砚身边的关子明开口道:“你还挺自觉。”

宁秋砚转头看着他,关子明被他黑白分明的眸子一看,又别扭地补充:“我是说,你还是挺不错的,知道拿钱办事就是这么个理。”

宁秋砚知道关子明就是脾气古怪,人是不坏的,便点点头:“嗯。”

关子明道:“听说有人明天来买岛。”

“不是的,只是政府的人来协商。”宁秋砚说,“也有专家来,给那些人看勘察报告,岛不会卖。”

关子明问:“关珩告诉你的?”

宁秋砚说是。

两人去棚子里脱下长筒靴,换上自己的鞋子。

宁秋砚说:“你还是岛上第一个叫关先生名字的人。”

“那不然叫他什么,先生吗?怪怪的。”关子明不以为然地说,“族谱往前翻几十页才能看见的人现在还这么年轻,我真想不到要怎么称呼他。”

族谱?

宁秋砚想了想:“白婆婆说岛上都是关家的人。”

“是的。”关子明道,“如果以封建社会的观念来看我们这些人都是旁支。到了我这一辈,更加是远房亲戚了。”

宁秋砚从历史资料中了解的东西比较片面,但关珩也亲口说过,他和未婚妻没有见过面,是不会有孩子的。那么,关家现在的这些人都是族中人开枝散叶,延续到了今天,只是不知道在当年那种情况下是怎么办到的。

“你上次说你只在这里待两年。”宁秋砚问,“以后是要走吗?”

“当然要。”关子明回答,“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关子明告诉宁秋砚,关家的每个人在成年后都必须到关珩身边待两年,这是某位祖宗订下的规矩,原因关子明不清楚,但是这么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家族生活方式。

“离开以后可以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可以进家族企业,可以创业,做什么都行。”关子明说,“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笔人生启动资金。”

关子明说的“他”,当然只可能是关珩。

“我不懂的是,为什么很多人来了这里就不走了。”关子明有些不屑,也有些疑惑,“这里有什么好的?”

宁秋砚没有说话。

心中却想,他就觉得渡岛很好。

关子明问宁秋砚:“你呢?你以后每个月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