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特殊建筑(第2/3页)

“这个人鱼雕塑,不用那么还原,你把它捏得Q版一点,就那种胖嘟嘟的,眼睛圆溜溜,躺在沙滩上摸着圆滚滚肚皮的模样,再给它加一把鱼叉。”

设计师们:“……”

岛主这是什么恶趣味,又不是动漫城,为什么要捏二次元的画风?

梁颖的导师善意地提醒:“这画风不一致,很容易被人当成是粗制滥造的仿制品……”

想想别的都是按比例还原的,到了人鱼广场却画风突变,设计师的能力会被质疑,在这一行混不下去的吧?

李瑶林闻言,只能遗憾地说:“那算了。”

明明她形容的才是小人鱼经常在APP里展现出来的最真实的模样。

除了这个模型,设计方案里还有随处可见的与大海息息相关的动物元素,比如某盏景观灯上的红脚鲣鸟模型,又比如园林里的假山上正在追逐海鸥的白腹海雕模型……十分生动有趣,能勾起去过行舟岛的游客的记忆,也能让没去过行舟岛的人感受到岛上的自然和谐氛围。

“……就像这些海鸟,它们早已成为行舟岛上最常见的一道风景,然而因为常见,却被很多人下意识忽略了。可即便容易被人忽略,它们的存在本身也无法被抹掉,我们将这个元素加进文创产业园里,让它也成为随处可见,却不容忽视的景色!”设计师-梁颖慷慨激昂地陈述她的设计理念。

李瑶林似懂非懂,但她很满意:“嗯,就这套方案吧!”

众设计师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雀跃,没想到甲方妈妈并不像以往的甲方那么难缠,虽说他们负责的部分被他们团队的老大给打回来无数遍,但整体的方案才在甲方这边过了两遍,第三遍竟然就成了!

……

虽说李瑶林准备一点点、按规划地打造文创产业园,但她算了下总投资,估计得花好几个亿,这不,只是总设计费、园区整体环境改造、生产区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其余区域的部分建筑就花了几千万,险些把她的开发资金给掏空了。

不花这么多钱也不行,因为文创产业园就建在海边,要耐腐蚀,还得能抵抗十五级台风……虽然这一年似乎都没有台风在油市登录,但保不齐哪天来个超强台风呢?还是得防患于未然的。

因生产要求,厂区的建设是迫在眉睫的,所以她暂时先建两个厂区,一个厂区起一到两个厂房,生产一区主要生产行舟岛的文创产品,二区的一部分厂房将会租给张耀德的合作社加工水产品。

两个厂区总占地面积30亩,每个厂区都有生产车间、仓库、食堂、宿舍、球场、绿道等配套设施。

考虑到污染,李瑶林会控制生产指标,届时生产出来的废弃物、污水也将集中送到专业的环保公司处理。

生产区与办公区之间隔着一条马路,路口即产业园的西北门,衔接着滨海旅游公路。

而从西北门进来,便是一个内部停车场,停车场往东南就是办公区。

这个区域将会划分为四个区域,A区是被李瑶林划分到这边的部门办公地点;B区为文创办公区,是允许游客进来观摩和体验一部分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的半开放区域;C、D区则是对外出租的办公区域。

其中A、B区也是要先投入使用的,因此优先对这两个区域进行施工。

办公区的四个区域也不是挨在一起的,从设计布局上来说,它们跟中心区域的主打休闲、观景的园区是一个整体,这些办公区就分布在这个园区的四周,周围还有餐厅、蛋糕店、咖啡馆、茶馆、桌游室等商业性质的店铺位。

就算商业街还没打造起来,游客也可以先到这里来消遣,所以在建造办公AB区时,李瑶林也把这部分给起了。

……

李瑶林就算沉迷基建也没有忘记处理行舟岛上的事务,等她忙完,回过神来的时候,国庆长假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