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6/16页)

纸船在水面载沉载浮,好几次险些歪倒,却又踉踉跄跄地站直,在湖面上随波逐流,终于在视野里消失无踪。

两人中午在一家小饭店买了两碗米粉,都加了一大勺油辣子,红乎乎油汪汪的,热气腾腾。一口气吃完,驱尽了身上寒气,说不出的舒坦。

萧山盟征求锦书的意见:“累吗?累的话咱们就打道回府,改天再去苍莽山。”

锦书逞强说:“不累,这点儿路算什么呀,游曲水湖就当是登山前的热身。你难得来一次曲水,过两天就要回去,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让你不虚此行。”

两人乘车来到苍莽山脚下。萧山盟在这之前爬过的最高峰就是景海市远郊的菩提岭,六七百米,有人工修建的石阶,半山腰有缓步台和兜售零食、汽水的小商贩,爬山的过程心情舒畅,并不感觉劳累。而攀登苍莽山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是一座未经开发的野山,人迹罕至。

苍莽山海拔两千七百八十八米,属丹霞地貌,因岩石中含有火山碎屑岩和红色碳酸盐岩,地表呈火红色,尤其在日落时分,赤壁与晚霞相互辉映,展目望去,漫山遍野像着了火一样艳红,惊心动魄。苍莽山上怪石嶙峋,石林呈针状、棒状、城堡状、怪兽状,掩映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中,阴森而怪异。因地气和暖,山上的植物种类繁多,枝叶茂盛,走兽、爬虫和昆虫遍布在山林间。虽然当地没有猛兽伤人的记载,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深山密林中没有隐藏着虎豹豺狼。

两人在山脚下往上仰望,见山体覆盖在植被下面,绿叶遮挡视线,只能看出去几米远。仅有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通上山去,那是狩猎人和探险者硬生生踩出来的。

锦书把冻得冰凉的手凑到嘴边呵一呵,说:“没带登山工具,哪怕带两根登山杖也好,可以省点力气,还能协助身体保持平衡。”

萧山盟故意逗她:“怕了?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锦书撇一撇嘴角说:“我才不怕呢,是担心你这小身板撑不下来。”

萧山盟不和她斗嘴,说:“不怕就好。”四下里搜寻一番,挑选出两根婴儿手臂般粗细的直树枝,都折成一米来长,在手里掂一掂,比商店里买来的登山杖更称手。他和锦书一人撑一根树枝,沿着羊肠小道向上攀爬。

那条路又狭窄又陡峭,而且铺满沙砾和碎石,每一步都要踩结实了才敢抬脚。走了不到一个小时,锦书的呼吸渐渐沉重,脚步也迟缓下来。这时候回头向下望去,繁茂的枝叶挡住视线,已经看不到山脚。

萧山盟知道锦书要强,走累了也硬撑着不说,于是主动示弱,替她找台阶:“想不到山路这么难走,我昨天乘火车过来,大部分时间都站着,今天又走了大半天,两条腿的肌肉酸疼。现在天黑得早,咱们再走几分钟就往回返吧,苍莽山的景色也算已经欣赏过了。”

锦书虽然心里赞同早点儿回去,却又恋恋不舍:“这么就回去了?你难得来一次,怎么也得登上半山腰。听人说苍莽山半山腰有个好大的平台,站在那里不仅可以欣赏丹霞地貌,还可以饱览楚原市风光。”

萧山盟笑一笑:“以后的日子长着呢,留点余地比把事情做满更值得回味。再往前走几步,咱们就打道回府。”

这时登山者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已经消失不见,前面的道路上覆盖着落叶和红土,树木更加茂盛,许多伸展的枝杈纠结在一起,必须绕道或者用登山杖拨开才能前行,步履越来越艰难。

萧山盟收住脚步,说:“回去吧,我走累了。”锦书心里明白他是为她着想,就顺着他的意思说:“好吧,我也走得腿酸了,咱们沿着原路返回。”

下山的路比上山还要难走。山坡异常陡峭,身体向前倾斜着,一不小心就可能栽倒或滚下山坡。这时那两根用树枝折成的简易登山杖就派上了大用场,他们一手撑着登山杖紧紧抵住地面,一手扶着身边的树干,以此保持平衡,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往山下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