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2页)

林言从袖中取出准备好的图纸递给他,解释道:“这是一只用来烤东西的炉子,下头放一些碳,底部留出通风口……”

蒋老板认认真真地听,这什么炉子瞧着奇奇怪怪的,但听完林言的解释后他才眼前一亮。

“这东西不错,还可以带着走,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能做么?”

“能!本来我这里都是成批量做,你只做一个应该往后排的,不过我看着挺有意思,干脆晚上加点时间给你做了。”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来之前马老板说过蒋家窑生意很火,林言还以为要等上十天半月呢,没想到人家愿意给他加班。

运气真不错。

蒋老板又问了一些细节,两人敲定后林言预付了定金便离开了。

*

“家里的白米吃完了,咱们去米铺买些回去吧。”

往常这个时候都是林阿爹最头疼的时侯,他们这一带没有田,想吃白米只能去米铺买。

这一带所处的地块儿属于胶州,胶州地段很偏,离他最近的鄞州也要大半个月的行程,一来一回便是将近两个月。

所以可想而知,这里的米价有多贵。

往年林家买一次米恨不得吃上三月,几乎是数着粒儿的往锅里放。

每次一到买米的时侯,林阿爹和林大嫂就愁眉苦脸的。

现在虽然家里宽裕了不少,但米价毕竟摆在那里,也只是轻松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林言都开始好奇了,米价到底贵成啥样啊?

进了米铺后,林阿爹熟门熟路地走到最角落的位置,跟掌柜说,“给我来三斤。”

林言:“……”

三斤米是不是太少了些。

结果掌柜还说:“这次怎么不买一斤半啦,三斤可是要五十四文哦。”

林言:“……”

他赶紧凑过去看了一眼,居然还是最差的米,成色一看就不是今年的新米。

放在现代他看都不会看一眼。

林阿爹背过身去,和林大嫂一起从荷包里摸铜板,林言赶紧拦住他们,“等一等。”

掌柜看了眼林言,眼神很明显地亮了一下。

被惊艳到了。

“林家的,这是你家哥儿啊?”

林阿爹点头。

“你家哥儿长得真好看,这样吧,看在你家哥儿的面子上,那四文钱不要了,收你五十文。”

林阿爹和林大嫂立刻高兴了,四文钱也不少了。

林言不太想要最差的米,他看了一圈下来,选了好一个层次的买了五斤。

一下子花去了一百二十文。

这价格比糖都贵。

林言算是开了眼了。

从米铺出来后,林阿爹有点后悔,“一百二十文呢,要不咱还是回去换那个五十文的吧。”

林言拦住他,“阿爹,买都买了,咱也尝尝贵的味道如何。”

林阿爹虽然答应了,但看他的表情显然还是很难受。

林大嫂也没好哪儿去。

林言叹了口气,过去他只知道沿海地区的百姓生活艰难,可也没想过会这么难。

其他地区再穷,起码土地里是能种出些粮食的,可嘉禾村这里什么也没有,什么都要买。

虽说靠海吃海,但村民们打渔技术有限,大宗渔船又掌握在官府手里,这么一来日子可不就过的苦巴巴的。

隔壁的盐信村和嘉禾村差不多,但他们有官府开办的制盐工坊,所以百姓的日子比嘉禾村要好一些。

林言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打算回去先和章墨远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