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3页)

应该说,称之为一箭三雕也对,最后还可以给德妃添添堵,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宜妃派人到乾清宫,跟康熙说,自己正在坐月子,不能跟着一起到塞外,她便想让妹妹郭贵人跟着圣驾一起去,也好代替她服侍万岁爷之类的一席话。

康熙向来宠爱宜妃,更不要说,她还刚刚给自己生了十一阿哥,正在做着月子呢,自然对这样的小事没有不应的道理。

再说了,德妃和敏常在他都答应了,要是不答应宜妃让郭贵人一起去,好像有些不大好。

就这样,这次的北巡,除了德妃和敏常在,又添了一个郭贵人。

*

溶月最近几日,一直在跟她的荷包继续奋斗着。

她原来是有跟着去的心思,可等到宫里传出康熙要陪着失子的德妃散散心的话之后,她就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德妃这个宠妃在,到时候康熙眼里,哪里还有她们这些小妃嫔的存在。

与其舟车劳顿的跟着去做陪衬,还不如呆在紫禁城呢。

还有,一想到大夏天的还在外面奔走,她就浑身犯怵。

作为现代人,她是想象不出,乘坐着马车在漫天黄土路上,一路上颠簸来颠簸去的场景,有什么可期待的。

更何况,她还有个毛病,那就是晕车。

虽说她这个晕车,晕的是现代的汽车,但在她看来,她既然晕现代的汽车,那古代的马车,弄不好也会跟着一起晕。

这样一来,溶月对跟随着康熙巡幸塞外之事,立马没了期待感。

只一心做着她手里的并蒂莲荷包,希望能在康熙临出发前,绣出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荷包来。

就在溶月专心绣着荷包的时候,后宫想跟康熙一起去塞外的妃嫔,见宜妃已经出手,也开始行动起来。

只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除了康熙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开口答应带着平贵人前去之外,其他妃嫔没有一个成功的。

不管是给梁九功这些御前太监塞银钱,让他们帮着在康熙跟前提一提的,还是到太后面前,想让太后帮忙说说好话的,都在康熙那里碰壁了。

溶月吃了几天的瓜之后,拍着自己的小胸脯,一阵庆幸。

说实话,她一开始还以为康熙博爱着呢,不管谁想跟去都带着,可越到后来,她越看明白了,这位爷一点都不博爱,这答应什么事情,还得分人。

比如郭贵人吧,看的是宜妃的面子,平贵人吧,看的是太子的面子,敏常在呢,看的自然是德妃的面子了。

至于其他没靠山,没宠爱,主位娘娘在康熙跟前没什么脸面的妃嫔,想要往康熙跟前凑合,好像很难。

其实,念雪原本还想劝着自家主子再努力一下的,可看到最后,也只好歇了心思。

又过了几日,眼看着康熙再过两三日就要启程了,溶月终于在念雪和之桃的监督下,将几人期盼已久的并蒂莲荷包做了出来。

虽说样子吧,跟绣娘做出来的没法比,但好歹能拿的出手了。

溶月拿着手里新鲜出炉的荷包,抚着上面的并蒂莲图案,心里唏嘘不已,真是不容易啊,为了这么个小小的荷包,她都不知自己竟然如此能吃苦,在夏天里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坐了好几天不说,还绣坏了不少块绸缎料子呢。

真是太为难她了。

不过,东西绣好了,该怎么送给康熙现在又成了难题。

按溶月的想法,她是想亲手送给康熙的。

可现在的难处是,康熙最近没进后宫不说,这些日子连妃嫔的绿头牌都没翻过。

她想,总不能跟上次一样,让王平亲自送去吧。

可看着自己千辛万苦第一次记绣出来的荷包,她又有几分不甘心。

最后,实在想不出法子的她,心一横,招来王平,让他直接到乾清宫,看能不能见到梁九功,能见到的话,问他能不能在康熙跟前提一句‘徐常在说,她想皇上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