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历史革命与反叛电影(3)

陈凯歌

Chen Kaige

历史革命与反叛电影

英文标题:Historical Revolution and Cinematic Rebellion

1984年,一群刚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跑到偏远的陕西省北边,摄制了一部低成本、没有明星、无大导演、对白极少、没有太多剧情的电影。《黄土地》偏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模式这个数十年来主导中国电影的美学,标志了一次电影革命。这部电影极为真实地描绘出农民艰苦的生活,以突出的象征主义、充满力量的映射、对于革命历史的新观点,创造了全新的电影语言,确立了该片导演陈凯歌作为中国新一代电影人中最有前途、最具创造力的导演的地位。

陈凯歌出生于1952年,跟田壮壮一样,成长在北京极为出色的电影家庭。他的父亲陈怀皑[1]是位知名的电影导演,母亲则是电影剧本的编辑。少年时期的陈凯歌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与其他知青一同下乡。陈凯歌在云南劳动了三年,直到1975年回到北京。在影响了一代人命运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他在回忆录《少年凯歌》中对这个时期做了有力的叙述),他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传奇性的1982年毕业班,这个集体云集了后来人称“第五代”的重要电影工作者。

毕业以后,陈凯歌先在多部电影中担任副导演,之后他跟随着同班同学张艺谋与何群到广西电影制片厂,与他们一起合作成名之作《黄土地》。在这部具开创性、拓展了中国电影新视野的影片之后,陈凯歌持续他的创新和实验,持续他对电影创作的旧规与观众期待的反叛,拍出一系列高度个人化、蕴含哲学探问的艺术电影,如1987年的《孩子王》,悲剧性地描绘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云南知青试图教育孩子进行有创造力的思考,1991年的《边走边唱》则是一部更为大胆的电影,描述一对盲乐师横越一片神秘的土地,追寻能治好眼睛的奇迹。在这两部电影之间的大片空白,陈凯歌住在纽约,完成了追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自传,以及几部小规模的影片制作,包括英国流行乐团“杜兰•杜兰”(Duran Duran)的一部音乐录像带。

在《边走边唱》这部陈凯歌导演生涯中最前卫的影片两年之后拍摄完成的《霸王别姬》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商业大作。该片的演员搭配了中国内地的电影明星巩俐、张丰毅,以及香港歌手、演员张国荣。[2]电影追溯了1930年代到1970年代之间一对京剧名角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如何挣扎于现代中国纷扰变动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大环境。这部壮阔的电影绝佳地探索了性别、性欲、认同与历史,成为轰动一时的国际电影巨作。1996年的《风月》由《霸王别姬》的原班人马巩俐、张国荣主演,叙述老上海一个乱伦、背叛的颓废故事,然而无论就艺术成就或商业市场而言,《风月》都无法再次缔造《霸王别姬》创下的佳绩。

《荆轲刺秦王》是陈凯歌野心最大、规模最大,也是花费最大的电影。大场面、一丝不苟的戏服、最优秀的当代中国演员、上千名临时演员,这部于1999年推出的电影重述了荆轲谋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传奇故事。电影制作费破当时纪录,但影评和观众口碑都未获好评。《荆轲刺秦王》之后陈凯歌到好莱坞拍摄了英语情色悬疑片《温柔地杀我》(Killing Me Softly),这部电影一直未做商业放映。拍摄地点是英国,由希瑟•格雷厄姆(Heather Graham)和约瑟夫•费恩斯(Joseph Fiennes)主演,是一个关于乱伦、谋杀与秘密过往的黑色故事。

1996年,当我第一次见到陈凯歌时,我问起他电影中的悲观本质,他回答:“我真的很希望自己有天能拍出一部快乐的电影。但因为那些我活过的历史、我经历过的事,我想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不可能。”然而不到十年,中国的未来透出一丝光明,陈凯歌电影中的那个世界似乎也是。2002年发行的《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在《霸王别姬》后第一部获得商业成功的电影。电影以一个拉小提琴的神童为主角,是陈第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赢得了无数影评人和观众的心,再次证明陈凯歌能够拍叫座的电影,也让他得以筹资拍摄武侠奇幻巨片《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