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言语》 中文版序

访谈录总是与当时发生的时间背景有种无法回避的关联。本书收录的访谈录可以说是二十位电影工作者的写照,是他们从影生涯中一瞬间的文字定格。因为访谈的性质,一般的访谈记录也很难摆脱一定的时间性。因此许多访谈录的内容都围绕被访问者的近况,此现象再自然不过,因为“当下”一般是访谈双方都有最感兴趣的话题。在当下这个“新闻转瞬即成旧闻”的速食文化里,许多电影导演的采访录实际上都著有“为新片做宣传”的时尚性质。本书的出发点与那些在时尚杂志看到的电影访谈截然不同。虽然在某个层次上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都逃不掉“当下”的话题限制,但我一直想尽量通过访问来描绘各个导演的从影之道:从成长到入行,从选角拍片到发行宣传,又从许多人不愿意提到的旧闻到没有人能预料的未来。希望可以通过这些畅谈电影的言论提供一种接近口述史的“谈影录”,保存一份有关当代华语电影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这十九个访谈录来为身处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电影工作者提供一个众声多元的艺术写照。

本书最初的构思源于六年前,当时笔者还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的博士学位。2001年4月,侯孝贤与朱天文(在焦雄屏的陪同下)来到纽约参加哥大主办的一个小型亚洲电影节,而在11日哥大放映侯导1989年摄制的代表作《悲情城市》之后,当天下午,侯、朱两位来到我在哥大的学生公寓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访谈。让我感动的不仅是两位大师级艺术家愿意从忙碌的行程中抽空来与一个二十几岁的学生畅谈电影及其他,而且还有访谈中他们愿意分享各种宝贵经验和思想的无私精神。访谈的精彩内容让我开始思考华语电影背后的许多其他故事。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总是有些地方可以去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各种书籍、报纸、电影杂志、电视采访等——但对于国外许多热爱华语电影的观众来说,听到华语电影工作者心声的机会却少得不能再少。由此便开始长达四年的访谈路程。

本书终于可以与中文读者见面是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但它的诞生并不容易。本书可以当成一种混杂文体,因为它不是英文版的纯粹翻译,也不是录音带的纯粹整理。其中的十五篇都是用中文直接进行的专访,因为本书的原作是英文,这部分访问只有现在才可以它们的中文原貌与读者见面。其他四个访问(李安、许鞍华、陈可辛、陈耀成)的主要交流语言是英文,因此本书收入的是译文。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对侯孝贤与朱天文的访问是用中文进行的,但在后来的数年里部分磁带破损乃至无法修复,因此采访前半为录音带整理,后半为翻译。请读者与两位访问对象多多包涵。

在出版之际,我想借这个机会来感觉麦田出版社多年来的支援,没有他们的努力便函没有这本书。翻译兼整理工作由罗祖珍小姐、刘俊希先生和赵曼如小姐负责,在此我要特别向这三位表示最深的谢意。因为本人过去参加过多项中英翻译工作,我非常了解翻译与文字整理的艰苦,尤其是要面对如此“混杂”的文本。感谢我在麦田的朋友胡金伦先生与林秀梅小姐、麦田的发行人涂玉云、总经理兼总编辑陈蕙慧,向麦田介绍和推荐本书的舞鹤先生,以及我学术生涯中的恩师王德威教授。最后再次谢谢各位曾经接受我采访的导演与电影工作者。是为序。

白睿文

2007年2月15日于圣巴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