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页)

冰晶,是水汽在冰核上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固态水成物。可用标准的冰块,在普通人眼里是一样的晶莹剔透,但是制冰师眼中,是截然不同的质感,实验室显微镜下,结构的松散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跳台滑雪起源于欧洲,传统上是使用河冰,后来逐渐开始使用雪水河水混合制冰。也有许多靠海的城市,会尝试海水制冰。位于涞源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不靠海、河,可预见地会使用雪融水制冰——这个凌放也想的到。

作为国家级专项运动中心,还是要充分调研探讨,再拿着调研结论打报告,来索契调研也是很重的任务。此行主项是看冰,其余也包括建筑设计、钢件维护、巡查管理等,索契跳台建设年份比较新,这些也都是值得参考的。

想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跳台滑雪体育中心,必然要兼收并蓄、多方参考。

他们忙中偷闲享用了牛排,两方就要各走各路。

凌放和叶飞流他们,要回去参加今天的教练组总结会。韩墨京那边,制冰小组要跟着他们的外国师父去记录数据,作为钢结构模块负责人派来的副手,小韩总也要到场旁观,咨询构件施工、日常维护时的协同工作模式等问题。

即将分开前,韩墨京有些不舍地叮嘱凌放:“后天比赛,我就不去打扰你了。看预告,最近几天是本地罕见的极寒低温,比赛注意安全。”

工作人员在他身后偷眼看:小韩总在凌放面前,可真是跟平时很不一样诶!

“我知道了。”凌放毫无察觉,只忙不迭对着韩墨京承诺和点头。

虽然很多次比赛和训练,亲友都会叮嘱他,听过千次万次了,凌放每次还是认真回应。

“……结果,老韩的担心还成真了……”

凌放打开休息室的门往外走,叹了口气。他立刻后悔没有在室内戴好目镜——寒风之下,他的睫毛微颤,似乎随时能凝霜。

山上海拔接近2000米,陡峭、积雪、冬季还下雪刮风。

再加上今年极端天气来袭,西伯利亚寒流终于闯过了重重关隘,卷向这个海港城市。总之,一层层叠BUFF之后,本届世锦赛男子K90标准台的比赛日上午,大跳台区域的气温直接跌到了零下33摄氏度!

体感温度可能更低。

跳雪运动员们常年习惯了在零下十几、二十几的温度下训练和比赛,但是零下30摄氏度、体感温度更低时,对人类这一物种整体上是比较艰巨的挑战。

运动员还要穿着连身服,没有越冬动物厚重的皮毛,也没有羽绒服护体——作为专业训练且身体素质优越的职业人士,在户外也坚持不到半小时。

-33摄氏度,打破了FIS国际A类赛事十二年来的最低温度记录。

好在凌放心态够稳。第一跳一跃121米,按这座跳台来说,是个出彩的好成绩。

凌放也不是铜皮铁骨,虽然天生算是不怕冷的,第一跳回来还是要立马进室内,站在暖风空调下直接吹。这个温度,刺激和运动产生的肾上腺素只能勉强维持不住待在室外的十几分钟正常体征。

跳雪队的内勤保障工作人员经验丰富,怕俄罗斯这边的人抗冻,中央空调那种暖风不给力,还专门拉了两台电暖风机,提前和场地方报备了。现在就全开着,围着凌放取暖。

饶是如此,凌放还是打着寒颤,微微咬牙。不过他的眼神还是专注清明,一心看剩下的两位选手实时飞行情况。

凌放这一跳的出场顺序是全场倒数第三位。

这表示,凌放的跳台积分,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三。

前面是哈萨克斯坦的阿伊苏和挪威选手克努特,都是靠着大跳台几年来的积淀压住了他。

教练台上,挪威队教练和副教练,正在等待前头的哈萨克斯坦队选手开始,看着凌放目前全场第一的距离分,和降落坡上远远的、都到了平坦坡面处的那条荧光绿色成绩线,忍不住跺着脚哈着手,感叹点评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