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心怀坦荡(第2/5页)

黎王爷心疼妻子,就开玩笑说:“你这怎么还厚此薄彼啊,不做了不做了,衣裳够了,就两个小屁孩子。”

“那能一样吗,你就说,要是狗崽崽你能亲自去一趟京里?”邹氏嗔怪说。

黎南漳眉一横,沉声说:“我那是担心臭小猪的身体,可不是想见两个侄儿。”

这话真假,邹氏都笑,信个鬼。

等到出发前一晚,邹氏把她和儿媳做的衣裳检查了又检查,没问题装好了,还放了药粉袋子驱虫防潮的。黎暮珂则是当苦力,拉着儿子,一起收拾给阿叔带的东西。

全家人齐齐上阵,亲自弄,不假底下人之手。

这也就是给在京里的小郡王准备物件、礼物,换做旁人,是没这么亲力亲为的。

黎王爷这次带大孙儿黎大郎进京的。

大郎今年十九了,长得高高大大,却是沉稳,用黎南珠的话来说是有些沉稳过分了,像个老头子一般。黎王爷每每见到孙儿这副模样,都得骂儿子,说儿子教的不好。

整日书不离手,半点也不淘气。

到了说亲年纪,也是左右推搡。

这次黎王爷出远门,就把这闷葫芦孙子带出来走一走,爷孙俩带着侍卫还有车马行囊上路,路上走的不快不慢,见到什么买两样,想给京里黎南珠带过去瞧瞧,结果走着走着,马车多了。

到了中原天都凉快了,进了九月。

各州府城外悬贴告示,圣上驾崩了。

黎南漳愣了半天,“这、这就没了?”他上次见,人身子骨还挺硬朗的,虽说面相老一些,不过年龄都放在这儿,他年轻时上战场刀光剑影的,脸上褶子也多。

圣上日夜操劳,面相老态很正常的。

黎王爷出行车队倒是低调,因为队伍没女眷,都是侍卫男子伙夫,所以嘛,路上也过的略糙些,穿的都是扛脏的布衣,侍卫腰间挎着刀,一看不是普通老百姓,但也不像富裕商户。

有读书人听闻,说:“老丈,得用驾崩,尊称圣上。”

“是是,圣上怎么驾崩了?”黎南漳改了口,他刚太错愕,但是问完就知道他问的也是糊涂。

读书人怎会知晓内情。

果然那读书人摇头,唏嘘了一番,叹气说:“先帝仁厚,可惜了……”

“是可惜。”黎南漳以为读书人说圣上走得早,这事可惜。

旁边黎大郎看完了告示,说:“爷爷,太孙继位,年号端宝。”

“顺顺当当的,好事情,这年号听着就喜庆,以后也是好日子。”黎南漳说道。他觉得端宝这号好,听着吉祥,也像小弟小名。

祖孙俩闲聊两句,旁边本来要走的读书人,是脸色一变,仰天又唏嘘,而后满面的苦涩,说:“原以为新帝仁厚,但他诛周家九族,实为、实为是残暴不仁——”

黎南漳:……

黎大郎不知什么周家,但听闻面色严肃,说:“大历百姓受大历庇护,既是读书人,那就该知忠君二字,现在你这般说新帝,若真是残暴不仁的昏君,还由你这样到处乱说,早抓了你下狱。”

“那是屈打成招,下了我狱,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黎南漳按了孙儿要起争辩的肩膀,面色肃杀,说:“污蔑新帝,你是忠那劳什子周家,还是大历国君?”

“不忠不义眼瞎之人,估计也是白读书,没什么功名在身。”

那读书人气得脸涨红,却无法反驳,因为他连秀才都考不上,确实身上无功名。

“你又是什么人?”

黎南漳:“前头打仗时,老子我戎马战场半生,砍过外敌,抓过奸细探子,你这样没脑子的读书人,我也是见过的,糊里糊涂,什么道理都认,就是不认大历的道理。”

“你还不配跟老子在这儿指指点点,这等不忠不义之徒,你考的是什么功名,是为谁做官?”

城门前闹的厉害,惊动了守城兵,前来驱赶,要是滋事全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