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5页)

“去楼上。”元宝可不喜欢被人小瞧。

这穿红衣的小娘子知道这三个人里是戴面具的男子说了算,因此只拿眼睛瞧着太子。

太子没有吭声,与元宝一齐往楼上走去,溶溶只好跟上去。

等他们三人落座,底下的船夫一声吆喝,画舫便缓缓往湖心去了。画舫的阁楼着实风大,但因着居高临下,景色的确比站在湖边看美多了。

溶溶从来没在东湖游玩过,只是跟春杏出门置办东西时远远路过。东湖这片除了有钱的公子哥儿,还聚集着许多登徒浪子,他们没钱包画舫,只能站在岸边远远窥一窥美貌歌姬的好颜色,饱点眼福。这种烟花之地,良家女子都是敬而远之,绕道而行。

“两位爷想吃些什么?”红衣小娘子问道。她见多识广,已经瞧出这衣饰华贵的一大一小是对父子,旁边这女的衣饰穿着都是大街上常见的,应当只是个丫鬟。

“想吃什么?”太子望向溶溶。

溶溶正百无聊赖的坐着看湖上的风景,没想到太子会叫自己点菜。那小娘子显然也没有料到,不过金主这么说,她自然切了笑脸凑过来:“姑娘想吃什么只管说,别看画舫小,来这里的都是有身份的贵客,嘴刁着呢,都说我们这里的厨子比会宾酒楼也不差的。”

“这里风大,捡拿手的冷盘上四个,果品点心也可四样,咸口甜口都要有,”溶溶想了想,又问,“可有锅子?”

“有的,羊蝎子、羊杂都有。”

“那就端个羊蝎子上来,汤里头多窝些山药和萝卜。”溶溶道,“可有什么喝的?”

“咱们这里什么酒都有,女儿红、猴儿酿客人要的最多,杏花白、寒谭香、桑落酒也有。”小娘子看看元宝,又道,“若是三位不想饮酒的话,就只有雪梨汤了。”

“那就温一壶雪梨汤,再温一壶杏……”溶溶下意识地想为太子点一壶他喜欢的杏花白,忽然意识到不对劲,忙收了声,转头问道,“公子要喝什么酒?”

“杏花白。”

溶溶默默别过目光,料想只一个“杏”字应当没什么,杏花白本是名酒,她纵然自己喜欢杏花白也是可能的。

“菜一会儿就上,我们这儿有姑娘,也能唱清曲儿,三位要不要?”

“要!”元宝大声道。

元宝要听,太子当然不会反对,“找你们这嗓子最好的姑娘,唱段《清平乐》吧。”

“行,这你们可来对船了,这东湖最好的嗓子就在我们船上。三位稍等,我这就叫人上来,保准唱得跟黄鹂鸟一样动听。”

红衣小娘子下去船舱传菜,阁楼上只剩下太子、溶溶和元宝。

元宝想是困了,也不好好坐着,窝在太子身上。

溶溶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一大一小,只觉得如梦似幻。上辈子她在东宫里呆了那么久,也从未和太子泛舟同游,如今她成了一个与东宫毫不相干的小丫鬟,居然跟他一起在东湖的画舫游玩。这老天爷,是专门来作弄人的么?

“公子,唱曲儿的岚音姑娘来了,她可是我们东湖上嗓子最好的姑娘了。不过,岚音姑娘唱一曲要十两银子。”

溶溶听得暗暗咋舌,心道自己辛辛苦苦做一个月的火腿也挣不了十两银子,这姑娘唱一支曲子就十两银子,也不知道到底有一副怎样的好嗓子。

太子微微颔首,元宝因为要听曲了,精神地坐直了身子,眼巴巴地望过去。

红衣娘子见他爽快应下,忙让出身后那个戴着鹅黄色斗篷的少女,少女手里抱着琵琶,盈盈上前来拜。这位岚音姑娘长得颇为清秀,竟然不像烟花女子,一双大眼睛朗若明星,眉目间隐隐有一种书卷的清气。

“捡一支你拿手的便可。”太子道。

岚音姑娘颔首,抱着琵琶坐到一旁,稍事调音过后,一串清音倾泻而出,如珠玉相撞,又如泉水叮咚,令人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