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3页)

言罢,取纸张画了个简图给英姐儿,又解释了一遍。

英姐儿若有所思道:“酒愈蒸愈烈,药愈熬愈浓……我试试。”

聊完以后,裴少淮见姐姐还带了食盒,遂高兴问道:“姐姐又给我做甚么好吃的了?”

英姐儿抽回思绪,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险些说漏嘴,道:“你上回不是说喜欢吃桂花蜜酿萫藕吗?我又做了一些送过来。”

裴少淮纳闷道:“我何时说我喜食蜜酿藕了?我怎不记得了?”

相对于甜口,裴少淮更爱咸口。

“是吗?你不喜欢吗?”英姐儿掩饰道,“是津弟喜食甜口,我记岔了。”

“亲弟弟你都能记岔?”

幸好食盒里还有一碟香酥丸子,外酥里嫩,正是裴少淮爱吃的,英姐儿把慌圆了过去,道:“甜的咸的都有,弟弟挑喜欢的吃罢。”

正好此时,长舟进来道:“少爷,是陈三公子来了。”

英姐儿听后,款款起身,告辞道:“既然弟弟还有访客,多有不便,我先回去了。”遂离去。

……

陈行辰不光来了,还叫人扛了许多药植过来,连着陶盆带着土的。他一进门便欢喜道:“淮弟,你上回同我说缺这几样药植,我都给你找到送来了。”

裴少淮再次纳闷道:“我何时跟你说过我缺这几样药植了?”

“啊?是吗?你没说过吗?一定是你记错了,你说过的……”陈行辰打哈哈道,“就我与你讨论勾三股四弦五那回,你一再嘱咐我的。”

说得煞有介事。

裴少淮苦想,还是没想起有此事。

“嘿,我来得正巧,又有口福了。”陈行辰娴熟坐下,又娴熟取食蜜酿藕,吃得起兴。

看了此情此景,裴少淮岂还会不明白,笑着自嘲道:“一个说我喜食甜口,一个说我缺药植,敢情你们把我当个工具人了。”

“何为工具人?”

“随手拿来使的,不是工具是甚么。”

陈行辰也不脸臊,反倒颔首道:“淮弟这个形容倒也贴切。”

……

……

东阳府玉冲县里,裴秉元带着各乡里正最后一次巡看堤坝、农田。

粟米、糙麦田里一片金黄,收成喜人,秋风吹来,麦穗起伏成浪。

堤坝上的柳树已经长成一片,根系牢牢锁住堤坝,让堤坝变得更加稳固,可以预见来年春风习习时,堤坝一路柳枝青青随风抚,会是何等惬意的景观。

远处的半山上,一栋栋房屋依山而建,蜿蜒的坡道一直往下走,连着成片的良田。

覆沙地里,成片的白油麻已经结籽,绿叶变黄,只待着秋燥将慢慢它们晒干,农户们便可以敲白麻籽了。

农户们种得很用心,颗颗蒴果圆润饱满,如小拇指般大小,捏开后里头全是白麻籽。

唯独有一小片田与其他不同,此时中秋已过,这片田的白油麻才刚刚拔高开花,显然赶不上结果收成,一年的劳累都要白费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唯独这片田耽误了?”裴秉元有些气恼,问负责这片区域的里正。

那里正赶紧上前解释道:“回知县老爷,这一户人家春耕的时候耽误,等到快入夏才播种,比别人晚了一个月,我已经教训过了,他们来年不敢再犯。”

“春耕秋收,二十四节气不可耽误,失了几日都会影响到收成,何况是差了整一个月,岂可糊涂至此?”

裴秉元又对其他里正说道:“你们也要一起吸取教训,春耕时候多盯紧一些,别叫有些农户不识时节,犯了糊涂,一年的辛劳可就都白费了。”

“是。”诸位里正应道。

看着收成喜人的白油麻田,裴秉元心情舒畅了许多,喃喃道:“今年白油麻的收成至少翻了两翻,压榨成油后,可以通过东阳府码头卖到京都城里,百姓们可以欢欢喜喜过个好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