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第2/3页)

皇帝冷嗤一声,道:“谢之容在外用兵,情势难道京中能尽数得知?今日朕若是催逼谢之容,他恐朕怪罪,仓惶出兵以求得胜立功,若遭人埋伏,稍出纰漏尚算上天见怜,若因此大败,朝廷威信定然扫地,此后崔氏一系更有恃无恐,或有威胁中州之危,”越说声音越冷,那人已是满头冷汗,“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朕却不知道用谁来守京城了!”

最后一本奏折被皇帝啪一声甩到案上。

随着话音停止,那人扑通跪下,不住叩头请罪,口中只道:“陛下,是老臣昏耄,老臣昏耄!”

萧岭懒得再看,令他下去。

那官员忙叩头谢恩,慌不择路地退出去了,出门时还险些撞到奉茶过来的许玑。

许玑看了眼那明明看起来老眼昏花却逃得健步如飞的臣子,有些意外。

近日来劝陛下的人虽多,但被陛下斥责的倒是第一个。

萧岭接了茶,面上的寒意还没褪下去,“传朕的旨意,谢之容尽忠,将士兵士用命,是为国为民,京中再有流言蜚语,必以律法惩之。”

许玑道:“是。”

萧岭看着桌边那刚刚被自己甩出去的奏折,怎么看都觉得非常碍眼。

若是谢之容在,想必这时候已经为他收拾齐整了。

待许玑离开,萧岭仍若有所思地盯着桌面。

剧情已然提前,待谢之容回来,有些话是无论如何都要说开的。

萧岭本想往后一靠,蓦地想起此间宫人俱在,忍耐着坐没坐相的冲动,维持着脸上高深莫测的神情。

不久之后,凤祈年就被皇帝宣来。

皇帝宣他来说的第一句话是:“凤卿免礼平身。”

第二句话是,“历来封赏得胜官兵,可有成例?”

凤祈年:“……”

陛下,这个仗还没打呢!

凤尚书震惊至极,腹诽一句,面上却保持着恭敬与平静,回答:“一时之间,臣难以确凿告知陛下,如先帝年间,凡兵士砍杀敌兵一人,赏银十,凡大胜,最下兵士每人赏银三百,随军阶递增。”

打仗,所耗资费除却周身必需之物、还有后勤所费,得胜所赏,败军所赔,样样俱是骇人听闻的数字。

萧岭点点头,“三军用命,此等赏赐亦理所应当。”

凤祈年对皇帝种种举措印象甚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皇帝虽对贪官污吏挪用公款等人惩治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钱却半点不曾入私库,明明锱铢必较,却又大方无比,减税、增加官员俸禄、增加军中开支等等。

萧岭明知故问,“先前得胜,将领可有封爵的先例?”

凤祈年:“……有。”

但不多。

“封王的呢?”萧岭继续问。

在凤祈年看来,皇帝这话简直是异想天开。

皇帝要干什么,这是要封异姓王!

晋朝开国二百多年以来唯一一个与开国无功的异姓王现在正被谢之容围着呢!

封异姓王的风险太大,除却开国时封了二三有滔天之功的功臣和崔平之外,再无其他。

谢之容又与和萧岫不同,萧岫的王爵是他几岁的时候封的,身为皇后所出的嫡子,理当如此,即便后来萧岫自己说自己并非萧氏王族,但毕竟他姓了十几年萧,以后还姓萧,且是作为萧岭的弟弟保留王位,世人看来,萧岫的确同萧岭的亲弟弟无甚差别,同谢之容的情况全然不同。

凤祈年干巴巴地说:“没有。”

萧岭立刻问;“崔平之不算?”他根本没觉得自家弟弟是异姓王,连问都不问。

凤祈年涩然道:“回陛下,崔氏一脉封王是因为第一代受恩王是太-祖皇帝的亲外甥,第一代受恩王母亲萧贵妃乃是太-祖皇帝亲妹妹。”

这怎么能一样?

萧岭琢磨一下,“朕记得,谢氏祖上也曾与王族有过姻亲,不算全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