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2/4页)

国库没钱这事能追溯到武帝总打仗,本来也没给儿子留下太多钱,但是军队羸弱,一定始于萧岭。

武帝治下,各州府军骁勇剽悍军纪严明,当年武帝登基整治肃清的第一支府军便是中州军,昔年昭王作乱,便是刚登基一年的武帝亲率中州军平叛。

数年而已,一雄师便成了今天这幅德行。

萧岭按了按眉心。

两人一时沉默。

要换将,要整肃军纪。

换将之后,谁可为之?

谁可……

他霍地抬头,谢之容原本在看皇帝,冷不防二人对视。

萧岭漆黑一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谢之容看,倒少有地弄得谢之容不知皇帝要做什么,以至于甚至怀疑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说重了,皇帝要问罪。

萧岭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了龙飞凤舞的照准二字。

有季咏思这般行事,军中上下,凡有官职,少有不贪图朝廷所拨银两的,真正拿来更换武器甲胄还有给普通军士发的,恐怕不足十中三四。

钱是要拨的,而且只能比季咏思要的多。

但这笔钱,要晚十几日给。

既然季咏思说中州军训练有素,那他就去看看,是如何有素的。

季咏思既然不懂收手,那么他也不必给季咏思留有颜面。

被萧岭看了许久,还没等谢之容开口询问,萧岭也觉得自己这么一直盯着看好像有点毛病似的,于是朝谢之容眨了下眼睛。

谢之容眼睛微微睁大了,只觉得耳后微微发烫。

萧岭又把头低下去了。

谁可为之?

最好的人选不就在他眼前吗?

这可是原书中一生未尝败绩,与羌军作战,九战九捷,军事属性点满了的男主!

张景芝死后,谢之容临危受命,领兵出京,其当时的处境可谓艰险,朝廷虽有物资支持,但并不充足,军队人员不足,训练更少,况且谢之容在军中素无人望,况且他身份实在尴尬,军中那些将领不仅不听命于他,甚至对其不屑一顾,觉得暴君简直是昏了头,才会从后宫中寻个人出来带兵。

但就在那种近乎限于九死之境的情况下,不抱任何希望的朝廷,迎来了羌军长驱直入后的第一场胜利。

朝野振奋。

九战九捷,军中无不拜服。

于是,就在西北已定,皇帝召谢之容回京时,谢之容举兵谋反,大军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对于皇帝已忍无可忍的百姓箪食壶浆迎谢之容,谓其军为王师。

谢之容后来位置坐得那么稳,无论是世家豪族还是清流干吏,都不敢吭声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天下是谢之容打下来的。

军政之权俱收拢于一人,谁敢有异议?

此刻,这个人就在他眼前。

中州军守将,舍谢之容其谁?

况且这时候名将张景芝,也就是谢之容的老师还活着呢,让谢之容整顿军纪,一定比原书中容易的多,有不通之处,还能询问张景芝。

谢之容总能隐隐感受到萧岭在看他,而且是眼睛发亮的那种看法。

“陛下?”谢之容开口问道。

纵然洞察人心如谢之容,此刻恐怕也想不出萧岭到底要做什么。

他明白,整肃中州军必然与自己有关,但他以为,萧岭或会从他那询问事务,而另指派他人,也可能,皇帝不再设置中州军守将。

他的身份如此,最最重要的是,中州军是帝王亲军,为王剑,若季咏思这般平庸贪图之人上位,也不过是腐化了中州军,他没有掌握中州军的能力,可若用一能臣,在整肃军中的同时,必然也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皇帝需得极信任仰赖此人,才能,将中州军交给他。

此举,无异等同于卧榻之上容他人鼾睡。

所以,谢之容根本没往中州军守将任命的事情上想。

萧岭看见他这幅少有的茫然模样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心情都舒缓了不少,明知故问:“怎么了?”